頭探腦的,他忙急步趕了過去,輕聲的呵斥道:“吩咐多少次了?皇上訓練時間,任何人不得打攪,沒長記性?”
那小太監躬身道:“稟大總管,十三爺在外候見,奴才見他一身風塵,擔心是軍國大事,是以前來稟報,還望大總管恕罪。”
聽聞是十三爺到了,李德全不由微皺了皺眉頭,康熙點名要叫十三爺,他是清楚的,沉吟了下,他才揮手,道:“先在院子外候著。”
康熙卻是早瞥見這邊的動靜,見李德全回來,便停住了腳步,道:“何事?”
“回皇上,十三爺回京了,在外候著呢。”李德全躬身說道:“皇上散步的時間也到點了,該休息了。”
聽聞是老十三在外候見,康熙也是一喜,仰臉看了看日頭,便道:“將椅子就擺在這樹蔭下,宣他進來。”
李德全也看了看日頭,暗忖這主子一身的汗,坐在樹蔭下,著涼了可不是小事情,不過,見康熙在興頭上,他也不敢開口相勸,忙示意幾個太監宮女將桌椅擺在接近太陽光的地方,待康熙坐定了,這才轉身急步趕到院子門道:“宣十三爺覲見。”
胤祥一路上騎馬刻意落在後面,五十里路下來,自然是顯的風塵僕僕,聽得宣他覲見,忙急步趕了進來,自康熙中風,他就一直未見到康熙,此時見康熙神態和煦的坐在椅子上,忙上前跪下請安,道:“兒臣胤祥,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金安。”
見他一身風塵,康熙含笑道:“賜座,賞茶。”
胤祥卻又叩頭道:“皇阿瑪聖體欠安,兒臣等日夜憂心,不能在跟前盡孝,還望皇阿瑪恕罪。”
康熙是有意隱瞞病情,聽這話,不由微微一笑道:“忠孝不能兩全,你為國盡忠,揚威國外,朕心甚慰,無須自責。”說完,又問道:“瞧你滿面風塵,可是方才進京?”
胤祥不敢隱瞞,忙回道:“回皇阿瑪,兒臣回京聽聞皇太子告及皇阿瑪龍體康復良好,便急急趕了過來。”
康熙點了點頭,道:“與日本簽訂的《江戶條約》文字可曾帶來?”
胤祥急忙將條約及附約以及施世驃、林衛等人的摺子、海軍戰後會議記錄等雙手呈了下去,道:“這些是條約文字、附約及海軍將領的摺子。”
康熙接過,微微翻看了下,便含笑道:“朕剛活動了下,一身大汗,你也是風塵滿面,先去沐浴一番,再行詳談。”
………【第512章 意外反應】………
小湯山行宮後院,澡雪堂,康熙愜意的泡在漢白玉砌成的六邊形浴池中,聽著李德全朗讀《江戶條約》,這是一個巨大寬敞的池子,深卻不過三尺,大股的泉水從上方的石洞中流入,轉了一圈,又從下端的的石洞流出,泉水比氣溫略高,出了一身透汗之後,泡在裡面,渾身舒暢。
李德全讀完了條約正本,又讀附約,讀完之後,抬頭瞥了康熙一眼,見他若有所思,便停了下來,康熙聽完《江戶條約》之後,對最後的兩條卻是不得其解,不知胤禎為何要在日本取締封禁神道教傳播,為什麼要令日本和親?
琢磨了一陣,康熙也未想出其中緣由,只得做罷,瞅了李德全一眼,才道:“繼續。”
李德全又開始逐一將一眾將領上的摺子唸了一遍,最後連海軍將領戰後的討論記錄都無一遺漏的唸了一遍。
康熙聽完之後,已是肯定下來,海軍在日本確實大勝了一仗,隨後,他又將幾人上的摺子細細的比較應證了一番,又讓李德全再將戰後討論記錄重讀了一遍,臉上不由露出讚許的神情,老十四這個法子不錯,大戰之後,細論得失,不僅能夠及時的總結經驗,而且利於將領的成長,也利於對將領的培養,這些戰例,看來都將成為海軍學院的範本。
沐浴之後,康熙才再次召見胤祥,照例賜座賞茶之後,他才含笑道:“琉球郡國,為何跟著出兵日本?”
胤祥忙欠身將琉球郡國與日本的恩怨細細說了一番,康熙也未料到琉球與日本竟然有如此大的仇怨,半晌才微微頜首道:“琉球地狹民寡,兵力微薄,又孤懸海外一隅,既有強大海軍,還須多加照顧。可以適當考慮著海軍半年一巡。”
胤祥哪裡敢接這話,老十四可是曾經說過,要將琉球收歸大清的,略微沉吟。他才道:“此任琉球郡王尚敬不日便將前來京城請封,屆時可與之詳談。”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道:“江戶一戰,你親歷戰陣,將詳細情形說一說,如何以弱勝強的?”
胤祥含笑道:“皇阿瑪,咱們人數雖少。卻完全是持強凌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