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顯落後了;《中流》、《越秀時報》、《江南日報》、《正氣》;這幾份國中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不約而同地在首版社論中提到一個問題:宰相呢?
宋既是元月告病請辭的;皇帝依慣例挽留;但病情擺在那裡;也只能受了辭書;那一日是……二月三日;到今天正好一月;怪不得各家報紙再不理會登聞院關於勿談宰相事的禁令;群起違令;要搞個法不責眾。
依照《新聞管制令》;登聞院恐怕要高舉殺威棒;狠狠罰一通報業了;可也就是罰錢而已。李克載在這份份報紙上;看到的不是文章;而是街頭巷尾;高堂陋室裡;千千萬萬國人的疑惑和憂慮。正是有這樣的底氣撐著;各家報紙才敢於集體行動起來;衝破登聞院禁令。
李克載感慨道:“絕不是幾百人的事啊。”
“北人迴歸十八年;為何還要訓憲?”
“海外走私猖獗;朝堂到底管不管?”
“為何不重理呂宋戶籍;剔除狼子野心之輩?”
社論力數國中諸多政務難題。已不是在談宰相空缺問題;而是談宰相的權責問題;《越秀時報》雷震子親自捉刀。刻下一句“外有大戰;內有紛爭;宰相當執鐵腕”
李克載的感慨更是百味雜陳。看似大家都不願或者不敢勞動父皇;可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未嘗不是不想呢。英華立國四十三年了;國政歸相也說了四十三年;到現在終於有了鼓譟之聲;父皇也許會釋然;可身為下一任皇帝的他;未嘗不感到失落。
“父皇在宏德祠?”
李克載在未央宮撲了個空。宮門侍衛親軍告訴他了去向;轉到宏德祠;步入祠堂中;走過一尊尊真人尺寸的石雕;李克載心虛越來越凝重。
祠堂深處;一個老者正舉著抹布擦拭一尊雕像;看著那秀雅出塵的人像。李克載心中一酸;那是德妃蕭娘娘之像。她亡故時舉國皆哀;都請入祠尊奉;父皇在宏德祠立像;面上是彰其醫學之功和仁善之心。可很多人都知道;這才是“盤娘娘”的真身。
老者擦拭雕像的動作極溫柔;彷彿他所觸控的並非冷冰冰的石頭;而是真實的血肉。見他臉上更滿溢著愛憐和追憶之色;李克載不忍打擾;就靜靜侯在一邊。
這個服色尋常;乍看就像是一位教書夫子的老者正是大英天朝聖道皇帝;在位四十三年;今年已六十七歲的李肆。
“漢翼;別封祠了;早上來的人誠心最重;可不能傷了他們的心。別擔心;難道祠外的兒郎們會翫忽職守嗎?”
李肆吩咐著;身旁一個看起來還比他老的削瘦老頭點頭應是。於漢翼;在北海和唐努烏梁海呆了十年後;又再度回到李肆身邊;但卸掉了所有職守;以陸軍上將;開國侯之位致仕;然後轉入皇室內廷;成了李肆的貼身跟班。
“克載啊;昨晚上沒來?”
李肆也早看到了李克載;但擦完雕像正面後;才淡淡開口。
李克載趕緊道:“茲事體大;兒臣去請教了宋相;想先有自己的計較。”
李肆點頭:“說說看……”
李克載一邊說著;李肆一邊擦拭;表情依舊專注在雕像上。
宰相之位空缺月餘;牽起的問題可是一大串。首先是宰相權責問題;兩院組黨;各找人選;卻都避開程映德、楊俊禮和向善至三人;這說明什麼?說明兩院不滿過去與政事堂苦苦糾纏之勢;希望開啟新的局面。
在野民聲沸騰而起;又是問題的另一面;民間渴望國家上層治政更為主動;就算不領著國人走;也不能繼續扯後腿。諸多事務;樁樁紛爭;有識之士都看出了問題癥結;都在主政之人權責還不夠大;掣肘之力太強。
當然;皇帝願意;或者太子能夠多擔當一些;算是暫時性的解決方案;可民智已開;至少是士人之智已開;都希望能多擔當一些;能不勞動太子或皇帝最好;甚至就此劃定皇權和相權之界。
兩院組黨;共和會和同盟會出現;推他們各自中意的人選爭相;該怎麼爭才能興利去害;奠定百年之制;這只是變局的表層。
擴及一國;從政治根基看;變局更廣一層還在黨爭之局到底該是個什麼體制;只能先確立了黨爭之制;然後才談得上宰相推選。而從政治之巔;也就是“政權”來看;宰相權責到底又該怎麼變;這上下之動;才是變局的裡層。
再由這政治之巔;推及皇權;皇帝權責又該怎麼變?這就是變局的核心了。
“父皇;這一環若成;我英華的國政之體就完全立穩了。只是這一環所涉太廣;兒臣怕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