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劉備麾下,不僅是見所未見,更是聞所未聞,觀其型是學武之人,然而卻從未聽過名頭,太史慈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侍衛,當不會敗才是。
“阿斗,你……你……”孫權一手連指。
趙雲忙道:“吳王切勿當真,公嗣開玩笑呢。”又一手按在阿斗肩膀上,小聲道:“我們哪有十萬兩,別害師父被主公……”
趙雲聲音壓得恰到好處,正被孫權聽到,又顯得極其鬼祟,虞翻當即便撲哧一口酒噴了出來。
阿斗想了想,道:“也是,十萬兩,待會二舅肯定不認賬……”
“二舅……舅……”孫權額上青筋突起,那在半空中揮舞不休的手指頭終於重重落到實處,竭力吞了口唾沫。
“還是算了,十兩就好。”阿斗誠懇道。
“舅……賭!”
一錘定音。
自呂布死後,三國時代武將便以趙雲居首,長坂坡七進七出,江陵城臨江救主,都顯示出其非凡實力與深厚修為。
阿斗依稀記得,上一次見到趙雲出手是在船上,那時他一箭射斷帆索,躍上船後,短短几個回合便解決了周善。船中弩弓手上百名,百箭齊發,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下,趙雲又以血肉之軀保護著自己,背脊擋住疾飛利弩,只受了些許皮肉傷。
如今是阿斗第一次親眼見他展示武技,不由得呼吸急促,認真看著場中趙雲。
天下第一是個極其響亮的名頭,頂著這光環的人亦如履薄冰。若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是碌碌無為,被無數後起之秀超越,趙雲又如何?
趙雲與淩統互抱拳、躬身為禮,淩統知此戰必敗,竟是緊張得雙手微微發抖。
趙雲青虹劍給了阿斗,此刻手中握著一把未出鞘的,普普通通的侍衛佩劍,嘴角微微上揚,道:“公績兄請。”
旁觀者俱是聚精會神,唯恐錯過了強者的動作,無數道目光鎖定於趙雲身上。
淩統答道:“不敢,今日有幸向子龍兄討教,公績此生將引以為榮。”說畢拔出劍,沉肘平視,劍身不住震顫。
雙方便這麼對恃,許久後趙雲眉毛一揚,笑著重複道:“公績兄,請。”
淩統鬢角一滴汗滑下,嗒的一聲落於地面,繼而大喝一聲,長劍橫揮而去!
趙雲手中劍並未完全出鞘,半截劍身寒光一閃,鋒芒畢露,“叮”的一聲兩劍相交,繼而子龍一手握劍鞘,另一手握劍柄,不退反進,兩人彼此錯身而過!
阿斗忍不出驚呼,趙雲斜斜轉身那刻,優美地抬起左手,連劍帶鞘豎起!那動作正是對著自己,電光火石的剎那,阿斗看得一清二楚,趙子龍借力打力,粘上了淩統手中劍,再倏然“諍”的一聲巨響,半出的劍已歸鞘!一呼一吸間,劍只拔出一半,竟把淩統兵器硬生生地奪了過來!
趙雲收劍,一抖袍袖,笑道:“承讓。”淩統之劍“噹啷”一聲落在地上,四周只餘席間眾人呼吸聲。
快得連發生什麼都未見到,淩統此刻方回過神來,吁了口氣,至今他仍未明趙雲是如何奪劍的。
趙雲退到劉禪身後,太史慈出眾道:“子龍將軍以氣貫劍,好功夫!只不知這位仁兄如何稱呼?”
“你……”孫權抬手點了點,道:“你轉、轉過來……給我看、看……”
啞侍別過頭去,把戴著銀面具那面朝向孫權,孫權蹙眉想說點什麼,嘴唇微動。阿斗突發奇想,說不定孫權與啞侍認識?
阿斗心跳得厲害,道:“他叫荊沉戟,是我家侍,他不會說話。”
阿斗期望孫權能說出什麼石破天驚的話來,然而他沒有,過了片刻,孫權目中滿是疑色,道:“子……子義……不可……輕敵。”
太史慈略一頷首,便道:“大好男兒,原不計身疾,荊兄請。”遂一手按在劍柄上,卻不拔劍。
趙雲忽道:“讓他先手,只怕子義兄走不過十招。”
一聽此言,殿內眾將競相譁然,江東武將素以太史慈獨佔鰲頭,若連劉禪的一個普通侍衛長都打不過,那其他人都該去跳江喂王八了。
更遑論要在十招之內將太史慈放倒,誰能辦到?縱是關羽張飛等輩,亦有所不能。
啞侍隨手拔出佩劍,劍尖指地,嘴角不易察覺地扯了扯,邁出一步。
那一瞬間,他彷彿變了個人,從一個默默無名的侍衛,走上了風起雲湧的戰場,如同登上王座而睥睨天下!
太史慈心中竟是生出一股懼意,身不由己朝後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