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 1919(平均年) 1931 — 1937(平均年)
147610 139110
1957
173600
小麥
玉米
土豆(俗物等價物)
高粱
小米
大麥
其他穀物
穀物總計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芝麻
棉花
纖維
菸草
甘蔗
甜菜
茶
絲
39570
14680
7060
23750
22180
18090
10370
283300
10970
4540
3800
670
1606
1410
1590
18720
—
445
406
46200
20440
15280
24680
27680
19440
10940
319960
16860
5250
5080
1810
1888
1350
1830
18720
—
399
420
47100
37470
43800
20030
23330
9300
15170
370000
20100
5142
1775
625
3280
1290
1220
20785
3002
223
225
資料來源:珀金斯:《中國的農業發展》,第 266—289 頁。
(表 3)。以作物產品為主,而在作物類中以糧食作物為主。表 11 是對 1933
年的估計。按重量計算,當然是粗略的,糧食作物(稻穀、小麥和其他穀物、
土豆、蔬菜、水果)佔作物產品的 80%。
直到 1937 年,農業總產量差不多跟得上人口增長(從 1912 年的 4.3 億
到 30 年代中期的 5 億)。以 1931—1937 年農產品的不變價格計算,人均值
與 1914—1918 年大致相同(表 12),反映出產量年增長略小於 1%。這個增
長部分來自擴大耕地面積,珀金斯估計 1918 年的耕地面積為 13.56 億市畝,
1933 年為 14.71 市畝。①平衡來自現有土地上穀物和商品作物產量的增加。
人均穀物產量在這整個時期保持不變,價值大約是 21 元,而其他產品包括商
品作物的人均產值從 15 元增加到 17 元。表 13 顯示 1914—1957 年作物產品
的數量變化。從 1914—1918 年到 1931—1937 年,糧食(按斤=1.1 磅)增長
12.9%。但稻穀產量下降了 5.8%,而土豆和玉米的生產分別增長了 16.4%和
39.2%。這些變化反映出作物模式向單位面積含熱量較多的作物產品的轉
移,從而騰出地來增加商品作物的種植。增長 16.8%的小麥,在華北的一些
地方是一種商品作物,這些地方把小麥在市場上賣掉後買粗糧如高粱、小米
供農家消費。在華北和華中,小麥和棉花侵佔了稻穀的面積,油料作物的面
① 珀金斯:《中國的農業發展》,第 233—240 頁。
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