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他個人的利益而開啟局面。一個派系的領袖可能希望統一國家,但他是
孤立的,站在流沙之上。不僅每個派系的領袖只有過於簡單的統一的想法,
而且他的目標的實現威脅他們的敵人,也同樣威脅他的支持者,因為實現他
的權力夢想將導致他們喪失獨立,而獨立是他們作為軍閥的地位的要素。派
系目標的暫時性和短期性是這一時期高度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作為軍事衝突有些重要的戰爭是很短暫的,但整個軍閥時期的趨勢是,
更多的軍隊捲入規模更大、時間更長,也更血腥的戰爭。1920 年的直皖戰爭
10 天之內就結束了;這次戰爭為吳佩孚的師所左右,沒有引起大規模的軍隊
調動和巨大的傷亡。1922 年的直奉戰爭甚至為期更短——只持續了 7 天——
但軍隊的數量更多,傷亡更大。在這次戰爭以後,捲入的軍閥擴編了他們的
軍隊。在 1924 年的直奉戰爭期間,華北、江蘇和浙江之間以及沿滿洲邊界的
幾個地方都在交戰。戰鬥持續了兩個多月。1926 年,馮玉祥和張作霖打了一
場大約八個月的非常激烈的戰爭,有巨大的傷亡。
軍閥和列強
軍閥主義的混亂和由此而導致的北京政府的軟弱,使中國尤其容易遭受
外國政治壓力和侵略的損害。但與此同時,普遍的騷亂也限制了外國的活動,
妨礙了外國企業對這個國家的經濟開發。軍閥們有時任意對外國商號增加稅
收。士兵和土匪使外國財產和生命遭受損失。舉一個例子,在 1917 至 1924
年間,單單在一個領事區就有 153 個美國人或商號被搶劫,遭受大約 400000
中國元的總損失。①盜匪活動和戰爭阻礙了正常貿易和商業活動,軍閥對外國
人在華貿易伙伴的壓制、通貨貶值和使用無擔保紙幣,以及鐵路設施的破壞、
軍隊佔用和損壞,也起了同樣的作用。
外國人以嚴厲譴責和中止貿易對這種種情況作出反應。外國代表不斷地
向北京中國政府遞交一連串抗議,儘管中央當局的軟弱使它不可能採取有效
的措施。列強常常不得不就具體的地方事件與地方或地區的軍事首腦交涉。
例如在 1924 年,在俄國人與北京就中東鐵路的地位和經營達成協議以後,他
們還不得不與張作霖進行四個月的單獨談判,因為鐵路是在他的地界內。②
至少有一個例子,外國人為了保護和合作向地方當局付了錢,很可能在更廣
的範圍記憶體在這種做法。
外國人對他們所抱怨的混亂自己也起了促成的作用。外國兵痞在中國的
戰爭中也起了小小的作用:一個英國人管理張作霖的兵工廠,三個美國飛行
員有幾個月為陳炯明駕駛轟炸機,類似的冒險者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在其
他的軍隊裡發現。更重要的事實是,外國人不顧 1919 年多數強國簽署的武器
禁運協定,輸入武器以滿足中國人對槍械的無盡需求。武器交易完全公正;
軍火商向任何能照價付款的人銷售,不考慮政治。但是有些外國政府實際上
卻資助挑選出來的軍閥。例如日本在整個軍閥時期明顯地與中國的一些軍閥
有牽連。
1916 年,日本政府開始實行全力支援皖系首領段祺瑞政府的政策,建立
① J。S。休斯頓領事就漢口領事區的政治情況致國務院的報告,1925 年 4 月 4 日。國務院有關中國內部事務的
檔案,893。00/6206。
② 唐盛鎬:《俄國和蘇聯在滿洲和外蒙的政策,1911—1931 年》,第 152—153 頁。
中日之間政治和經濟合作以及財政債務的緊密聯絡。日本在隨後的兩年中供
給段 1.5 億多元,表面上是為了國家的發展,但實際上卻被段主要用於他自
己的政治和軍事目的。這兩個政府還締結一項軍事協定,規定日本提供援助、
顧問和教官以編練中國參戰軍,支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的事業。但
是這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