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影響,雖說早二十年那會,各地對本土產品的保護政策非常混亂,但到如今,基本沒有類似屏障了,即便有,也非常小,不至於出現風山的產品,不許在首山賣的情況,這個現象基本沒了。
但國貿不同,對方國家的政策,可不會跟中國打招呼,也不可能照顧中國商人,甚至,反而針對中國商品的政策較多,常見的打著各類產品入關標準的旗幟,實際抵制中國產品的政策,實在太多了,而一旦遭遇類似的抵制,就意味著大量產品滯銷,而產品滯銷,對保質期較短的農產品,簡直就是毀滅性打擊。
所以,要多準備幾條路,一條堵住了,立刻上另一條路,避免一頭撞死在死路上。(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富民窮
楊秋雲連連頷首,將板栗銷往多個渠道商,這一點不用說她也會去改變,雖說這是為國企辦事,但她有考核指標呢,不達標的話,來年就要炒她滾蛋了。實際上,楊秋雲還是另有心思的,其實,不止是她把農外貿做壞了會被燒魷魚,很有可能,他把農外貿做得太出色,一樣要被炒魷魚,為什麼?摘桃子的人來了。
楊秋雲這個體制外的傢伙,目前沒人對她蹲在農外貿有意見,那是因為現在的農外貿的確沒幾個意思,但等明年,或者後年,農外貿發展起來,坐著數錢的時候,就是楊秋雲倒黴的時候。她識相一點,自動請辭算是體面的法子,不識相,賴著不走的話,沒準要被人送進司法了,商場的殘酷,從來不比官場好多少,何況,到時候楊秋雲要面對的是體制中人。
所以,楊秋雲存了一個心思,要麼農外貿她吊兒郎當,不上不下的搞起來,既不懈怠,也不努力,中規中矩,穩坐她的總經理,要麼就是找到強力的靠山,好好幹,到時候眼紅的人想動她,則要問問靠山的意見。
在楊秋雲看來,花羅唯一能信任的靠山,只有劉羽了,在她所觀察的農外貿相關的人員裡,唯一不對此間利益有覬覦的,只有劉羽一人了,從專案啟動到現在,劉羽都是在想著怎麼辦事,怎麼把專案引導正途,事後,劉羽兩手一撒,完全放權。因此,劉羽對這塊的利益。是最缺乏覬覦之心的。
而劉羽恰好是個辦實事的人。楊秋雲覺得。自己表現出相當的才幹,這位辦實事的縣長,多半會替她著想,給她撐撐腰。
這就是楊秋雲的算盤,目前她會努力,把自己的人脈好好經營在花羅,證明自己的才幹,那時才有對劉羽坦白心跡的籌碼。現在,她一事無成,再把心窩子掏出來,劉羽也沒理由當她的保護傘。
就楊秋雲的看法,多渠道發展板栗是有必要的,但發展花羅的其餘的農產品,楊秋雲有點不敢苟同了,不是她瞧不起花羅,實在是花羅這窮鄉僻壤,農業技術全面落後的縣區。她實在看不到任何一個具有閃光點的農產品。
甚至在來之前,楊秋雲對這個農外貿公司根本沒報以希望。抱著著混幾年走人的打算,即便現在打出了板栗這條路,但楊秋雲非常明白,這是劉羽動用了自己神秘人脈的緣故。
說句難聽的,全國哪裡沒板栗?你花羅的難不成是鑲了金的?比花羅板栗價效比更高的板栗,全國多了去,人家泰森為什麼買你的?除了價效比,還有人情因素在裡頭,剔除劉羽的人情因素,花羅的板栗,估摸著以後還得爛樹上。
所以,要從花羅找到別的外銷產品,楊秋雲並不樂觀。
陶林佳笑得滿面春風,他日子比較滋潤了,有了專案,他這副縣長對分管的農林畜牧機關單位,說話管用多了!
擱在去年,全縣財政赤字,各個單位缺錢,沒幾個錢是撒在農林畜牧的,下面的機關單位都嚷嚷著要錢,陶林佳沒法變錢,批不下來,下面的人意見那是相當大。去年那會,他最怕的就是開會、出席活動,一旦下面的機關單位請他主持會議,出席某些活動,能推的,他一概全推了!為啥?去了是鬧心!
下面機關單位腸子裡都是什麼料,陶林佳清楚,去了就是要錢,沒別的。所以,他推辭了很多會議和活動,出的面少了,下面的人就說了,陶縣長不接地氣,不與下級幹部打成一片,所以,陶林佳安排的一些任務,到了下面往往很難執行,對此,陶林佳也很無奈。
總算年輕的縣長來了以後,境遇大為改觀,上來就弄了個農外貿公司,專攻外銷,並且板栗很成功的打了出去,下面那幫崽子嗅到了肉香,知道要有錢了,於是,慢慢開始聽話了,辦事順心多了。
“縣長,農外貿這邊,我們會用心,你放心。”陶林佳道。
劉羽微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