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叔的華英殿大學士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支援自家孩子,而王爺官拜樞密處內大臣的親舅舅也終於可以跳出來替自己的外甥打拼。

即使不知道詳細情形,我也能想象到六王爺氣極之後的嘴臉。

曾經王爺在得到袁曦的支援時誇口如果拿下戶部六王爺和他的局面就會變成三七開,那現在我個人認為局勢已經出現了一邊兒倒,二八都不過分。

真是忙忙碌碌又一年,秋末冬初的時候了。盤算著再進了臘月離過年也不遠,就是不知道今年能不能過上一個安生年。

註釋:關於文中提到的幾個部門。

宗正院影射宗人府。太學院影射國子監。樞密處影射軍機處。京畿總兵影射九門提督。

華英殿大學士為正一品,是文華殿、武英殿大學士的2。0版。=。=!

第五十六章 。。。

我知道王爺在收網,可是我沒想到他會收的這麼緊,這麼狠。

六王爺之前和莫史東草簽的合約被公諸於眾,其中幾處疑似對國不利的條款在戶部尚書袁曦和兵部尚書洪光權的推波助瀾下引起巨大的爭議。

一時間六王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還不夠,刑部會同都察院藉機對他在戶部和兵部籠絡的官吏全部提審。

又有大臣當堂指出寧親王在桐國特使來訪時,借打獵之機用火器技術試圖拉攏對方的事實。輿論苗頭直指其裡通外國,實乃叛國重罪。

我聽著都驚了,六王爺所做的其實就是王爺一直在做的,可是同樣的事在被人捉到一點點小辮子之後加以推論和臆測就變成了重罪。而一切的起源僅僅是莫史東持有的那份草簽協議,怪不得上次王爺在與六王爺的談話中特意提到了這一點。

王府的警戒被加強了兩倍。雖然有朝臣提出的質疑,可六王爺畢竟是皇子身份,在一切沒有定論之前誰也不能拿他如何。

所謂牆倒眾人推,與六王爺親近的大臣中不少紛紛和他劃清界限。而朝中由來已久的行賄受賄潛規則,致使在這個時候隨便跳出來一個大臣倒戈當汙點證人都可以牽連出一大片。以厲大人為首的刑部效率極高,不三日收押的官吏幾近三十人。

此事非同小可涉及官員眾多,大理寺也不得不參與其中。加上之前的都察院,最終形成了開國以來很少見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我覺得這次六王爺私結黨羽的跟頭是栽定了。王爺也好,六王爺也罷,他們結交拉攏大臣的手法必然要用到賄賂,有幾個像袁曦那樣滑頭的?只用手中看不見的權利與王爺做交易。

朝中腐敗,多少官員都是靠著銀錢往來維繫官場,我想三司會審其中必然也有王爺的手段。哪兒就那麼準除了六王爺的心腹以外就牽連不出其他的官吏?即使聽說有幾個,也是平日為非作歹仗著世家身份囂張過了分的。

以我對王爺的瞭解,他做事從來不會是單箭單發,往往一箭雙鵰。藉著會審的時機削弱一些世家的權利也是他的目的之一吧?

府裡上下也被這種緊張的氣氛感染,連山藥這種大大咧咧慣了的都鎮日屏氣凝神。

王爺每日出入少則二十護衛,多則近百。一連半月除了心腹大臣,閒雜人等包括王妃都難以近身。

這個時候我是不會到跟前兒去賣乖的,只是默默的暗地裡幫著茯苓張羅他的一切起居飲食。甚至神經質的聯想到以前看過的各種小說電視劇中的曲折情節,總覺得護院做的不夠謹慎,伺候的人也不夠小心。

打雞血一樣搶著巡夜,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嚴陣以待。

終於在王爺上朝的時候,茯苓忍無可忍抓著我按在床上:“你能不能別作妖兒?或者你當夜貓子之後早上起來往臉上擦點兒胭脂粉兒?就就你這臉色柴的都不如要飯的,王爺瞧見了還不得分心?”

真是一語道破,羞愧的把腦袋扎進被子裡:“我知道錯了。”

茯苓“嗤”了一聲:“大半夜的看見你拎著個燈籠巡院,真有事兒就你那小身板兒能頂個屁?我知道你提拔起來一個萬能的巴豆幫你盯著經辦處,可是各司其職的道理你就忘了?這還是你教訓別人的話呢!丟不丟人?”

真丟人。嘴角卻翹起來,萬能的巴豆,這還是我給他起的外號呢。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還不成嗎?我就是害怕,總覺著六王爺那樣的人不會坐以待斃。”

茯苓嘆了口氣:“是啊,我也怕。王爺是頂聰明的人,一定會先知先覺不給六王爺機會的。”

臘八。

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