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2部分

對於乃蠻部來說,可以說是遭到了重創,當然,乃蠻部不會像平常部落那樣脆弱,十萬人看似很多,但對於草原上橫亙東西的強大部族來說,再組成一個十萬人的騎兵隊伍,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但那畢竟只存在於想象之中,戰爭從來不是這樣計算得失的,堅固的堡壘也從來不是從外面崩潰的。

如果是漢人帝國,在疆場之上損傷慘重的話,還可以選擇退守要隘,將兇悍的敵人擋在外面,只要皇帝陛下還在,京師還在,那麼漢人便還有著抵抗外敵的能力。

但換做是草原部族,在各部都受到很重的損失之後,事情便變得不同了起來。

草原部族的汗王的威信遠遠不能同漢人的皇帝陛下相比,各部貴族對於汗王的忠心,更不會像漢人那樣具有著很難想象的凝聚力。

因為部落首領和貴族的產生,多數不會受到汗王的控制,草原上的環境也決定了各部都有著漢人難以想象的**性,他們更像是受到汗王分封的諸侯,他們散佈在草原上,可以對汗王獻上忠誠,並在他的召集之下,為汗王,也為自己的部落作戰。

但當失敗來臨,各部都遭受了難以忍受的損失之後,汗王在各部的威信也就隨之消弱下來……

這次乃蠻人的會盟,從開始塔陽汗召集各部首領議事,商討來年對敵之策,並順便安撫各部人心,進入到爭吵,再到相互指責到謾罵,甚至動武,也不過用了區區數日而已。

爭吵的話題就太多了,誰損失的少,誰損失的大,誰在作戰時候出力多,誰又在派出戰士的時候,又是推三阻四。

哪個部落臨戰逃走,丟掉了天神的榮光,又有哪個部落跟脫黑脫阿那個養不熟的狼崽子有著關聯……

關於來年跟敵人作戰,那爭吵的東西就更多了,從哪個部落派出戰士多寡,到哪個部落要多出羊群,尤其是,很多人都還記得,那一場大戰過後,戰敗的部落都是什麼下場。

最重要的是,他們非但沒有戰勝敵人的信心,而且,上一次戰敗之後,大汗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威嚴和寬容來。

那些英勇作戰,並戰死在那片草原的人並沒有得到本應得到的東西,就算是那些從中得到不少好處的人,這個時候也在想,如果在和兇狠的敵人作戰的時候,還要防備背後射來的箭矢,自己的部落又會是什麼下場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年的戰爭下來,一些部落已經承受了太多的壓力,而接連的失利,以及這一年當中,許多部落被迫在秋天遷移,讓許多部落都在擔心這個冬天該怎樣度過……

而他們的大汗,好像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對此隻字不提,這讓許多人心生不滿,乃至於矛盾一下便爆發了出來……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失去了那份稱雄草原的心態,當然,也許他們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心態。

他們確實影響著許許多多的草原部族,蔑兒乞人,塔塔爾人,蒙古人,韃靼人,回鶻人,契丹人,等等等等。

但乃蠻人的強大,更多的建立在他的富有上,乃蠻人從來不以善戰而聞名於草原。

他們英雄蒙古克烈部汗王的繼承,卻最終無法阻止流亡的王罕回到克烈部,奪回汗位,他們影響蒙古諸部的格局,幫助札木合與野心勃勃的鐵木真作戰,卻最終戰敗,也許是看清楚了乃蠻人虛華的外表,戰敗後的札木合併沒有來投靠乃蠻部,而是選擇了西邊契丹人建立的西遼。

他們殺死了韃靼人的汗王,但一樣用的陰謀詭計,而許多年前,韃靼人便佔據著南邊肥美的草場,而緊靠著韃靼人的乃蠻部,卻很少動心思要將眼前豐盛的草原歸到自己名下……

他們更像是不愁吃喝的狼王,懶洋洋的看著自己的領地,當年輕力壯的野狼向他發起挑戰的時候,他會不屑的瞅那個皮毛不如自己光滑,身體也沒有自己強壯的傢伙一眼。

當那個傢伙沒有退卻,他還會呲牙咧嘴一番,並號召自己的部下去戰勝這個不知所謂的敵人。

但當這個敵人頑強的將狼群衝散,並最終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才發覺,自己是那麼的脆弱。

是的,只能用脆弱來形容。

盟會最終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部落首領們爭吵不休,怒氣勃發,絲毫也不顧及汗王正在看著他們,他們所在的地方是乃蠻部的汗帳。

如果說這還不算最糟糕的情形的話,而這個時候,發生的另一件事情,讓這次會盟急轉而下……

乃蠻部的王子,屈出律,拒絕了父汗讓他再次出使,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