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5部分

經隨風而逝,他忽難把阿禿兒在將來會不會被冠以姓氏,成為韃靼人最尊貴的那一群人呢?

當然,這些還得用他的武勇去爭取,下一次再有掙得賞賜的時候,嗯,不用什麼草場羊群的,他要主人給他的部落一個新的名字,就用這個名字來當做自己的姓氏,讓他的榮耀,被子子孫孫所銘記……

一路想著,一路激動,直到他回到自己的帳篷,他的嘴巴就從沒合攏過,不過也確實如他所料,等在他帳篷內的那些部落首領們,在聽他說完之後。

目瞪口呆之餘,紛紛跪倒在地上,向他表達自己的敬意,對於他之後所作出的安排,也都遵行無悖。

卡勒部經過一場從天上來到地下,再從地下飛到天上的劇烈變動之後,很快的,便都好像找到了靠山一般,聚攏在了他的旗下。

其他韃靼部落對他們的仇視和排擠,也加速了這個過程,而且使卡勒部各部都渴望在新主人的帶領之下,重新在草原站穩腳跟,這也讓忽難很容易的控制了部落大權的同時,也消除了一些擔憂。

因為他擔心以前卡勒部的朋友變成了敵人,而敵人卻一下成了自己的朋友,這樣的變化,很難讓人適應下來,尤其是那些曾經跟克烈部作戰的戰士們。

不過現在,這一切的擔心都卻都不見了蹤影,豐厚的獎賞,以及卡勒部在韃靼人中尷尬的處境,讓本不善戰的卡勒部上下,都充滿了作戰的**,他們已經顧不得思索敵人是誰,他們只想重新找回屬於卡勒部的榮耀而已……

不去說卡勒部的變動,在忽難離開大帳之後,趙石立即便將木華黎,王勝保等騎軍將領召到了大帳之中……

開始聚眾商議將要到來的戰事該如何的進行,在這之前,已經商議了幾次,但缺乏與草原大部胡人交戰的經驗的秦人將領們,對於戰術上該如何跟胡人交戰,並無多少有用的意見。

只有木華黎屢次提到,跟乃蠻人的戰事,不可能一揮而就,只能先跟他們糾纏,也就是說,殺死他們的部眾,搶掠他們的牛羊,還要隱藏自己的蹤跡,直到找到乃蠻部的主力,再尋機跟他們決戰……

而他也鄭重的指出,草原戰士在作戰的時候,分外的靈巧而堅韌,一旦被他們找到大軍的蹤跡,他們會像狼群一樣咬住你,不會讓你再次脫離他們的視線之中,一直等到你疲乏不堪,才會將主力帶到你的面前……

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八十四章戰術(繼續求月票)

當然,木華黎所說的,也正是蒙古人常用的作戰方式,乃蠻部也許會有不同,但應該也很有限才對……

草原上的戰爭與廝殺,在木華黎看來,是十分簡單而粗暴的,不像漢人軍陣相搏那麼複雜,也沒有國武監兵書戰策上那麼多的花樣。

許多時候,戰事的過程都差不多,兩部開始交惡,或者越來越近,開始爭奪草場,之後兩部派出戰士,尋找到對方,展開廝殺,被打敗的一方逃走,戰勝的一方追逐,直到將敵人全部殺死或者吞併,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將對方驅逐出去也就算了。

像蒙古諸部與蔑兒乞人,塔塔爾人等部族這樣的世仇的戰爭要複雜些,但其實也差不多,敵人強大了,就會蠶食屬於你的草原,年年過來劫掠,殺死你的戰士,帶走你的部眾和牛羊。

而當蒙古人強大了,一樣會是如此,而像那樣面對面,殺的血流成河的戰事,在草原上很少見,如果發生這樣一個情景,雙方的戰士面對面衝鋒,只能說明其中一方已經有了勝利的把握,或者雙方都具備必勝的信心,才會發起那樣的決戰。

不然的話,即便發現了對方主帳的所在,也是不能那樣拿著戰士的性命和鮮血去博取勝利果實的,因為兩敗俱傷的部落,總會很快都消失在草原上,成為別人的奴隸,對於蒙古諸部來說,戰士是最寶貴的財富。

他在蒙古諸部的時候。經歷過很多部落間相互的仇殺和爭奪,蒙古戰士給他的印象。就是如此了,他們像雪原上的狼群,兇暴而嗜血,但卻極為聰明。

他沒有聽過胡人與漢人打起仗來會怎樣,但按照他對雙方的瞭解,這次大帥北征草原,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沒有帶過多的步兵前來,不然的話。他認為,按照蒙古戰士的作戰方式,步兵將成為他們攻擊的主要目標。

那樣不但可以牽制住秦軍的騎軍所部,而且還能不但的消弱秦軍的實力,而笨拙的糧草輜重隊伍,更將成為秦軍的致命軟肋。

大帥果然是英明的,在訴說著自己的意見的同時。心裡讚美著。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