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點不服氣,但在騎兵科操練的久了,吳小妹也就明白了,怪獸雖好,但騎在這樣的戰馬身上作戰,肯定是找死的行為,怪獸太顯眼了,足以讓騎在它身上的人成為箭靶。
所以,可惜了這匹好馬,只能蹉跎在馬廄之中,卻上不得戰陣,那些話本里的名馬,終究多數都是騙人的。
連大將軍都不敢騎著怪獸作戰,恐怕呂奉先若是總騎著赤兔,也早死在戰陣上了。
不過,她現在確實需要一匹好馬,離開國武監的日子一天天的臨近,有的人已經找好了去處,有的人還在猶豫,有的人則只等著朝廷的指派。
當然,大部分人都願意去河東和河中兩處,那裡的猛虎武勝軍各部是生員們的首選,道理就不用細說了,猛虎武勝軍的根子就在國武監,是正經的自家人,那裡有很多國武監的前輩,不但能受到重用和照顧,而且,與自己在國武監所學,也更加契合。
當然,那邊靠近河北和草原,立功的機會也不會少,至於餉銀以及其他的一些東西,生員們也會有自己的考量,只是在年輕人中間,拿不上臺面來。
河東河中那邊也早已來了人,徵召國武監生員入伍從軍的事情也正在進行,每年都是如此,吳小妹也已經見的多了。
只是今年來的人分外的多些,京軍,西北各部,各處禁軍,甚至河洛那邊,都有來人,大秦各部軍伍,好像都來齊了,要比往年都熱鬧的多,當然,這裡面的原因也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將軍再次坐鎮國武監,讓他們這一批生員,顯得分外的特殊。
到了哪裡,他們都能理直氣壯的說一聲,自己乃是趙大將軍門生,這在軍中,絕對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存在的……
其實,後天的軍演,這些各部軍中來人,都要隨行觀瞧,算是一次檢驗,成色足不足,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當然,有她這樣的資歷,已經是不愁去處了,只要她自己開口,各部軍旅幾乎可以任意挑選,唯一有些礙難的地方就在於,她是個女兒身,所以,找她說話的人,遠比褚徵他們要少的多。
想到這個,吳小妹也是一陣氣悶,不過臨近肄業,卻不得不面對這個更加實際的東西,豪言壯語在這個時候,沒有一點用處。
而她自己,也在猶豫當中,京軍肯定不會去了,守戶之犬,聽著就難聽。
禁軍嘛,吳小妹其實有點意動,因為禁軍整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變動當中,機會必然不少,她如果到了禁軍,升遷絕對不會比去邊軍慢了。
可惜,既然是整編,一兩年的工夫肯定完不成,到了禁軍當中,施展才能,練出一支精兵來肯定沒問題,她有著這個自信,但會不會陷入繁雜的整編諸事當中,拔不出頭來,就說不太準了。
河洛那邊,是不用想了,那裡還有洛陽國武監,河洛兵權又握在張大將軍的手裡,洛陽國武監出來的人肯定和長安國武監不很對付,到了那裡純屬自己找不自在呢……
西北,戰事已經結束,那裡立功的機會最少,除了剿匪之外,吳小妹看不出有什麼出頭的機會,難道去那裡吃風沙不算,還要去養馬不成?這活計她在國武監乾的已經有些丟臉了,若是再遠去千里之外,跟馬糞打交道,之後還怎麼出去見人?
其實算來算去,最終還是去河中河東最合適,但她還是有點不甘心。
因為她看的很清楚,猛虎武勝軍如今分散於各處,已經非是當初大將軍親自帶領的那支強軍了。
如果去了那邊,就要仔細琢磨一下,各部之間的區別,她是從國武監騎兵科出來的人,若是到了那裡,帶出來一群靠著兩條腿走路的傢伙,那怎麼成?
而猛虎武勝軍騎軍,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在大同無疑,他們面對的,其實不是中原,而是北方草原的胡人。
這麼一想,問題就又來了,北邊草原上的情形,現在別說在國武監,就算是在長安百姓眼中,也不再神秘,雲中雲外草原不用說了,更加廣闊的天地中,也沒什麼大秦的敵人了,都已經屈服於大將軍兵鋒之下。
更重要的是,大同那裡帶兵的,都是一些功勳卓著的好漢,她一個新晉之人,去了那裡,沒處立功不說,就算當個小官兒,領著的也將是些見多識廣的老卒,見識過大將軍親衛之後,她算是有了自知之明,寧肯去帶新兵,也不願手底下都是些百戰精銳。
難以服眾不說,還可能要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刁難。
畏難嗎?有點……但也不是全是如此,因為她看的很通透,所以考量的地方就比旁人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