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猶記得,大皇兄在兒剛剛從福建回宮時,曾言道,願意捨棄榮華富貴,但做一閒僧,吃齋唸佛,為我大棠祈福。父皇既問兒可有願望,那麼兒的願望,就是請父皇,滿足大皇兄當日所請。”
一眾人險些傻了。
讓一個皇子去當和尚?還是真的吃齋唸佛?就算這次真的是大皇子出的手,可是太子不是活著回來了麼?若是太子現下死了,他們相信皇上一定會處置大皇子;可是太子活得好好地,大皇子亦是皇上的兒子,且還是長子,皇上又怎會真的這般處置大皇子?
大皇子辯解道:“父皇,我根本不曾說過那些……”話。做和尚?他怎麼可能會說那些話?
可是天元帝已然不肯聽他辯解,稍一思忖,便道:“太子所說之事,朕亦記得。”
大皇子驀地抬頭,似是不願相信天元帝會這樣罔顧事實。
“既太子為大皇兒求情,那麼,朕就賜大皇兒法號無咎,朕三日後,親自送你去萬覺寺,看你剃度為僧,再不踏入紅塵半步。”
大皇子整個人,都傻住了。愣愣的抬起頭看向天元帝,卻見天元帝亦在看他。只是那雙眼睛裡,竟是森然冷意,彷彿已然將他所做的齷齪之事,全都看清。
大皇子再也說不出解釋的話。
天元十四年,秋,大皇子自願剃度,帝賜法號無咎。
為僧則無咎,入紅塵則死。
無咎參禪四十年,坐化之時,方才悟出此中含義。
天元十七年,皇太子十歲,其母寧氏,再次有孕,同年誕下十二公主。
天元十九年,皇太子十二歲,十二公主,殤。
42|41。40。1
十二公主的去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十二公主很是乖巧懂事,模樣機靈可愛,尤其招人喜歡。
饒是棠落瑾,也因著十二公主的緣故,多往清寧宮跑了幾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