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可有誰知道古代讀書是一個不斷資本增密的過程,瞭解一點經濟學的人都應該知道,如果把讀書也比作一個專案,當一個專案存在不斷資本增密,那麼任何時候撤資,或者取消專案,就等於歸零,先前的所有都前功盡棄。
有多少讀書人能夠接受?當你踏上了這一條路,就很難收手,先期的投資,爹孃的期許,同窗的目光等等,到老來若一事無成,每日則鬱鬱寡歡,窮困潦倒,而寒門子弟最初的夢想不就是為了改變命運嗎。
或許可以自嘲的說出世人皆為功名累,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調侃話,但也要分實際情況,不能就說這種提醒世人的警句就沒有用。
科舉之路殘酷無比,以徐秀當年所接觸到的材料,較南直隸、浙江、江西這樣富庶,人文薈萃的地方以外姑且不談,弘治十二年貴州全省學校二十四處,生員四千餘。
這還是隻是登記有資格參加考試的人數,而朝廷還會再開一個“遺才”的考試,也就是不必在縣學登記也能參考。
隆慶四年,光一省“遺才”準確的資料就有四萬。
這要在江南,人數再翻一番也是差不多的,恰好教諭的登記人數也符合徐秀的猜測,華亭縣有縣試者七八百人,按照常規10%的錄取率,也只有七八十人能拿到參加府試的資格。
不要說看不起秀才,在古代秀才的含金量也是了不起的,雖然窮困潦倒,止步於此的秀才佔了絕大多數。
過了秀才這一道坎兒,嚇死人的鄉試就來了,按往年應天府鄉試規模,人數都在七八千至萬餘,而中舉的人有多少呢,百分之四點二。
這是應天府的平均數,若就這樣嚇倒真心不是個事,應天府這還算高,兩京一十三省能夠排在前三,何等可怕,恐怖的四川中舉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八。
當然由於存在重複考試的情況,錄取率實際會比這個高,但也足以說明科舉不易了。
有明一代具學者考證,中舉的平均數在4%左右,應天府還在標準之上。只有在隆慶元年正式定下1:30的錄取率之後才有所改善。
說實在話,中舉人比進士金榜題名還要難,所以那些鄉試第一的解元,才會那麼的吃香為人所追捧,這可是萬人取士的第一名,總共就錄取四五百人的考試,而會試明代最多也不過五千人不到參考。
若純粹看資料,根據《明史選舉志》以及其他材料統計,有明一代鄉試開考九十次,一共有十萬兩千名舉人,開會試八十九次,有進士兩萬四千五百九十九人,這樣,會試則有百分之二十四的舉人能夠透過。
若是細分下來每一科,就按去年弘治十二年的大比,會試舉人三千五百人,取士三百,則在百分之八點六,也遠高於中舉的錄取率。
總而言之,古人讀書走科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不見得是一個準確描述的詞兒,而舉人這一關,更是猶如蜀道,難於上青天,老秀才范進考了幾十年才過,一朝中舉就瘋瘋癲癲,都是能夠理解的。
徐秀雖然來到這裡立下了科舉入仕的目標,也有信心去面對,但也想到了那一句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哪有現代人穿到古代就可以隨隨便便能夠透過會試大展崑崙手的。
秉承原先的記憶是一個很好玩的金手指,古代神童不稀奇,你學的別人都學,你不會的,別人不光會,而且還很精通,憑什麼你就能夠成功?
不管如何看待那些進士功名的庸官贓官,就一點,這些人在中國傳統理學這一方面,都當的起一句理學家並且都精通時文的寫作,妙筆生花,還得是相貌端正,自古以來以貌取人的毛病改都改不了,古代當官沒個好相貌,你很難混上去。
陸深摸了摸徐秀的精煉的短髮道:“學弟你很實誠,但為人需要謹敏,有些話不要輕易示人。”
陶驥收斂了一下玩世不恭的表情,拉了拉徐秀的小手,勸道;“不管讀書是為了功名利祿,還是繼往聖之學,都需要謹言慎行。”
徐秀也明白,這兩人都是為了自己好,有些話其實很多人都懂,但為了那個虛名卻硬要假裝不知道,套上聖人的話給自己做註腳。
“嗯,小弟知道了。”
真的知道了嗎,有些東西是骨子裡的東西,很難去改變,既然這位可愛的學弟把問題看的這麼透,也敢說敢想,立場也不為人所動搖,或許將來會很有趣呢,陸深同陶驥對視後,如是想到。
☆、第九章 縣試(上)
“徐秀,貫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匠籍。縣學生。治……先生,我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