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是完全不同的。

答:這兩個東西的最高的指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數學強調你的邏輯性要嚴密,不能有絲毫錯誤;藝術上就沒有是非對錯。所以這兩個領域最終追求的東西,是不同的方向。但是從他們的方法論上,確實有很多的共性。

問:現在回頭看,你從數學中受益多些,還是從繪畫中受益多些?

答:這很難說,但有一點可以看出繪畫和數學的區別。繪畫就是鼓勵你敢想敢畫,要創新。我心裡想的不是對與錯,而是畫一些新的東西,並且我要敢去嘗試。老師也很鼓勵你大膽去畫,即使你有違常規。這在學校教育裡面是很難受到鼓勵的。比如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想到了一些有趣的數字規律,就去和老師探討,結果老師認為這些東西沒有什麼意義,反而考我很多死記硬背的東西。

問:敢想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性格?

答:人的很多能力是先天的,但是後天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國內,中小學,數學不是鼓勵你敢想,而是鼓勵你嚴密,你只能被動地去做題目,去接受知識,所以很多人成了知識的奴隸,沒有成為知識的主人。繪畫剛開始也有一個做奴隸的過程,我也會很枯燥的在紙上畫線,畫圈,你確實要掌握這些技能,但是它鼓勵你成為這些技能的主人,這些技能最後只是工具。

txt小說上傳分享

悟性

習題、試卷、分數、名次,這些東西把學生包圍起來,讓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他們得到了高分,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張宏江

有一種很普遍的看法,中國的工科學生比美國的好,中國學生的數學功底比美國的學生好,但是張宏江不同意。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他有一次這樣說,“後來我看到的情況不是這樣。我看到的是,中國學生,學習數學的時間比美國學生要多很多。要說機械的計算能力,也就是做題,中國學生確實比美國學生好。但是我看到只有很少的中國學生能夠重新定義一些概念,能夠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框架。”

聽者大感興趣,因為張宏江的話裡面似乎有些東西是前所未聞的。

“一個真正透徹理解數學的學生,一定是把數學形象化的。”張宏江繼續說,“在他腦子裡面,很多問題都可以形成數學的概念。比如你看見榔頭,就想到釘子,但是你怎麼把周圍的東西變成釘子呢?一個數學真正好的人,就有這個本事。如果數學不好,或者只是假好,不是真好,那就只能尋找現成的釘子。”

“榔頭和釘子?”有人似乎不能理解他的比喻,插話問道。

“中國學生是把數學作為工具來學,其實數學是一種悟性。”張宏江說,“所有的大數學家都是因為悟出了一些東西。”

“但是我們一直認為,能把數學當作工具已經是一種很好的概念了,很多人是把數學當知識來學的。為什麼說數學是悟性呢?”

張宏江說:“如果你學到一個很好的數學模型,能不能把一個現實問題很好地融匯到這個模型裡面來?這是中國學生所缺少的,而這正是西方人的長處。我看到美國的很多學生對數學有很好的理解力。還有一點不同的是,有些人也能把問題拿過來,但是如果解不出來或者解得不太好,他說不清楚這是為什麼。數學真正好的人,是可以把問題解出來的,如果解得不好,他可以把失敗的狀態分析得非常漂亮。差一籌的人就沒有這種能力。他只是把數學作為一種簡單的推理,一個正確的答案。實際上數學的要求更高,它不僅是推理,也不僅是答案,而是一種悟性。”

“難道悟性比正確的答案還重要?”

“人的高下,到最後,往往不是由知識的多少決定的,而是由悟性的多少決定的。我看看周圍這些人,比如開復、亞勤、向洋,都是勝在悟性上。我覺得人的悟性是天賦,更是教育出來的,我不相信中國人的悟性是差的,但我相信這問題和教育環境很有關係。”

“你的意思是,一個考試分數很高的孩子,卻有可能悟性很差?”

“我不能完全肯定。但我相信,培養好的悟性,是需要一個寬鬆環境的,就像你要做出好的研究結果也要有寬鬆環境一樣。本來教育是教學生去悟東西的,但是孩子們在中國的教育環境裡很難做到。雖然有些學校很好,老師兢兢業業,把很多東西講解得非常精闢,但是他們總是拿習題、試卷、分數、名次之類的東西把學生包圍起來。學生拼命去掙高分,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了思考的習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