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需引起高度關注的是,由於國有企業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下決心改變的態度,不僅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難以提高,也直接影響了民間投資者參與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信心,使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力難以提升、結構難以最佳化、增長方式難以改變。這才是更加可怕的事。
高層在得知此事內情之後,還是震動很大的,眼看還有兩個月就要召開十六大了,範無病突然給弄出這麼大的事情來,確實干擾了很多人的既定安排,尤其是對京城的司法部門壓力比較大一些,而民航系統的涉案人員身後所隱藏的各種勢力,也覺得非常不安,紛紛使用關係來撈人,整個京城裡面頓時就是一副風雨欲來的樣子。
這件事情也讓新成立不久的國資委感到有些擔憂。
一般來說,航線起始站隸屬於兩個地區管理局的,要分頭報送地區局,有的還需要向總局進行報批。而若是非航線經營換季之時,空運企業則更需要按所申請的航線經營許可的管轄範圍報送民航局或相關民航地區管理局。
如此下來,民航局和民航地區管理局成為掌握各航空企業經濟命脈的天使,基本上扼制住了航空企業的效益咽喉,即便是航空企業根據市場化機制進行的運營變革。往往因為涉及到航線命運的不可控而難於力推。
不過,如果一直完全隸屬民航系統,肉爛在一個鍋裡也許無所謂。然而,今年直接隸屬國務院的國資委成立,各大民航企業作為央企被劃入國資委的管轄範圍。隨後,國資委力推央企負責人績效考核機制,民航企業負責人的薪酬開始直接與企業效益掛鉤。
也就在央企績效考核結果即將出爐的第一年,南方航空成為做假賬的多家企業之一,被國資委懲罰性降級。雖然南航後來一直在著力改進,但由於拉動經濟效益鏈條的原動力並不在市場機制方面,導致南航在銳意進取的背後仍醜聞不斷。
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以往的航空業整合的案例,不難發現,地方國資委的影子一直尾隨。
民航局確實也意圖透過各種方式改善國內航空貨運業的現狀,鼓勵航空公司實行收購、兼併、重組,儘快形成幾家有一定規模、能夠有效參與國際競爭的全貨運航空公司。
當然,國資委和民航局一起管理行業的例子很多,民航局也一直致力於行業整合的工作,希望透過行業整合做大做強中國的民航產業。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思路,綜觀全球也確實很難找到另一個國家比國內的航空公司的數量還要多。
問題是,和國資委一起操刀的行業整合並不是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經濟準則所推行的。正因為這個原因,整合的過程無非也是另一個滋生腐敗的舞臺而已。
儘管社會輿論熱鬧非凡,但颱風的旋渦確是最平靜的。身處航空業的高管們遠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那樣驚慌失措,儘管是一個繩上的螞蚱,但他們都堅信繩子不會斷。
很多媒體都從機制和體制上抨擊民航業,當然,民航業不能說不存在機制和體制上的問題,但關鍵是,機制和體制也不可能完全打碎重建。
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如果航空改革真的要破釜沉舟,那麼就要引入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但事實上,所有關注航空行業的人都知道,這只是作秀而已,為了盤活市場而引進民營資本,只不過是一種策略。
依靠內部變革肅清市場這種思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張副局長反水的訊息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正因為這樣,民航總局的涉案人員都認為在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有針對他們的大規模行動。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
高層辦事的效率是很高的。就在民航系統的很多人都認為這一次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風浪的時候,民航系統一共有四十多人同時落馬,並進入了秘密調查程式。
鑑於即將召開十六大,新老領導班子要交接的緣故,此事並沒有大肆渲染,但是內部都感受到了非常濃重的硝煙味道。
範無病的出手,尤其是拿捏的這個時機,都讓一些政壇老人物們感到吃驚,在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動手,確實是需要不小的勇氣的,因為一個不慎,就很有可能影響到範亨的連任,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但是範無病就做了,而且下手極狠,四十多司局級幹部的同時落馬,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震驚的大案了。
經此一事,也讓人感受到了範氏父子的果斷和力量,從此再不敢有人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