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是駱伽在經信銀行內部最好的嚮導,她用非常開放的提問尋求他的建議:“您看下次招標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劉豐開始在右手上戴上手套說道:“我們這次將兩期專案合併了,在技術方面要做好準備。上次介紹方案的時候,評標小組對捷科的介紹讚不絕口啊。其次價格也要有優勢,價格不一定最低,但是要適當。”
駱伽知道這是二次招標前惟一面對面向劉豐討教的機會,立即試探著說:“第一次招標確實需要進行方案介紹,這都第二次了,您看還需要嗎?其實我們講十分鐘就夠了。”
劉豐側頭看著駱伽,將右手的手套又解了下來:“駱伽,你真聰明啊。好,我們開會討論招標流程的時候,就將技術交流壓縮到十分鐘。還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吧。”
駱伽得到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立即噘起嘴角委屈地說道:“您不是說這次招標要公正公平公開嗎?可是我卻覺得沒做到。”
劉豐好奇地看著駱伽:“哦,你說說怎麼回事?”
駱伽佯裝生氣地說:“我這幾天才知道,你們招標小組中的陳剛是捷科公司銷售人員肖芸的大學同班同學,這能叫公正嗎?萬一洩漏出一些招標的內幕訊息,這對其他的所有廠家都不公平啊!”
劉豐根本不知道這回事,好奇地看著駱伽:“你神通廣大啊,對我們銀行的訊息比我都清楚啊。可是大學同學關係並沒有違反招標規定啊,不屬於需要回避的範圍啊。這樣吧,總行剛好要到各個省級分行去走訪,我讓資訊中心推薦個人選,把陳剛派出去就行了。”
駱伽看達到了目的立即笑著說:“謝謝您,這次我們一定要請最好的工程師來做方案。您看其他方面,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劉豐反而詢問駱伽:“崔國瑞為什麼堅決支援捷科呢?你們做工作了嗎?”
“我們當然做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都試了,可是好像總是隔著一層。”駱伽的確試過很多種方法。
“你們不要老是想著在辦公室外去做工作。老崔這個人我瞭解,他是搞技術的,做事嚴謹精確,講究前因後果。他下班就回家,你越是手段多,他越是反感。現在已經來不及了,等這次招標以後你一定要補上。”
“一定。另外,您看價格怎麼報呢?”駱伽知道第二輪投標的技術分一定會非常接近,因此價格變得十分關鍵,為了給劉國峰辦理出國手續以及他以後的開支,她已經無力給出更多的折扣。
劉豐知道價格是難以操控的實打實的數字,回答駱伽說:“你一定要申請到更優惠的價格,其他的我想辦法。”
劉豐談到這裡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抬眼看著練習場說道:“我們今天下場吧。”
“好啊,咱們今天較量一下。”駱伽正要站起來卻看見劉豐將桌子上的厚厚的信封遞給自己說道:“好好研究一下,不要影印,不要給第三人。”
駱伽揭開信封,用手指在頁尾一翻,在頁首處清晰地印著:捷科科技。她立即明白,這是捷科的建議書。當駱伽陪劉豐高高興興地打了一場球之後,笑呵呵地看著劉豐開著車子駛出球場,駱伽看著球童將球具放進後備箱,開啟X5的後門,將捷科的建議書扔進後座。建議書在空中翻滾著落入後座,壓在另外一本厚厚的冊子之上,冊子的封面上寫著: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建議書,捷科科技。
62週三,上午九點十分
經信銀行的訂單正在節骨眼上,讓林佳玲在香港也放心不下,她迅速結束了短暫的香港之行,匆匆趕回北京。方威、周銳和肖芸也聚在會議室中,在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價格優勢下沒有確定勝局,每個人都感到了無能為力的悲觀。
周銳問剛剛拿回招標書的方威:“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二次招標?”
“崔行長堅持選擇我們,肖曉陽建議現在兩個廠家進入商務談判,劉豐建議將兩期專案合併,二次招標。”方威已經仔細地掌握了會議的程序。
周銳搖搖頭說道:“那是在演戲。大家想想,我們一直在這邊忙活,惠康在那邊做了什麼呢?我們好像一點都不知道。以前我們分析過,要麼是惠康做了事情,但是我們卻被矇在鼓裡,要麼就是惠康將該做的都做了,現在已經不需要做什麼了。現在我終於想通了。”
在座的每個人都盼望著注視周銳,等他繼續說下去,周銳卻反問大家:“如果我告訴你們,二次招標其實在一個月前就已經被定下來了,你們怎麼想?”
林佳玲感到不可思議:“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