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的貪官汙吏必須嚴懲,從而給新疆百姓一個交代;今後的統治政策也要作適當地調整,當然,調整統治政策這個問題一時難以謀劃,但大方向可以確定,個別實在說不過去的科派、陋規現在就可以下令革除。
道光帝指示大臣立即將這些決定刻在石碑上,以示朝廷的決心。凡是被裹脅參加叛亂的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只要解甲迎降,均可放寬處理,令其各安舊業。在這些舉措之後,道光君臣相信新疆百姓會全力支援這次即將到來的重大軍事行動。
【萬里遠征,天助清軍】
一個已經步入衰朽狀態的王朝組織了一場萬里遠征。
道光六年冬,幾萬清軍將士從各地出發,冒著嚴寒,向中國的西北邊陲集結。尤其是吉林、黑龍江的清軍,橫越了整個北部邊疆。您能想到此次遠征的艱難嗎?穿越千里荒無人煙的戈壁原野費時一個月,沿途不見生機,士兵拿著手中的武器,揹著沉重的口糧——僅僅是一大袋紅薯。渴了,咬一口生紅薯;餓了,依然是吞幾塊生紅薯。當他們抵達新疆的時候,許多人都患上了胃病,已經到了看見紅薯就有生理反應的地步。
五、天山報捷(4)
道光七年春,清軍集結完畢,一場懲罰分裂勢力,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義之戰即將打響。
道光帝給前線將領的指示是緩進速決,集中優勢兵力,一鼓作氣,殲除叛匪。
道光七年二月二十二,第一場大戰爆發,清軍斷水缺糧,務求一勝。次日,雙方戰至洋阿爾巴特,長齡指揮大軍分路仰攻固守在高崗之上的叛軍,以猛烈的炮火做掩護,突破了叛軍的阻擊,清軍乘勝追殺三十餘里,據報共殺敵一萬餘名,擒敵三千二百餘人,其中包括五名叛軍頭目,取得了洋阿爾巴特大捷,一時震動了新疆。道光帝接到奏報十分高興,晉升長齡為太子太保。
二月二十五,清軍於沙都布林再次展開###叛亂的軍事行動。此地水網密佈,叛軍臨水列陣,以騎兵發起衝擊,清軍開炮擊退敵人騎兵,組織反擊。清軍步兵不畏早春水寒刺骨,紛紛涉水衝鋒,與叛軍短兵相接;清軍騎兵迂迴包抄,斷其後路,叛軍大敗而逃,清軍追擊三十餘里。此戰據報殲滅叛軍四五萬人,取得了沙都布林大捷。
二月二十八清晨,在阿瓦巴特,清軍與叛軍再度交鋒。此次張格爾叛軍以騎兵發起衝鋒,清軍以火炮轟擊,見效果不明顯,立即啟用新戰法,步兵紛紛換上“虎衣”,戴上“虎帽”,然後吶喊著衝向敵人的騎兵。敵人的軍馬看到來了無數只“老虎”,立刻受驚四散,清軍騎兵乘機反攻,一路追殺,殲敵二萬餘人,還殺死了一些叛軍頭目。
至此,清軍掃除了通往喀什噶爾的道路,勝券在握。道光帝聞訊分別對長齡、楊遇春、武隆阿等奮戰在前線的諸多將領進行嘉獎。
二月二十九,清軍追至渾河北岸與叛軍遭遇。此時,張格爾尚有十萬軍力,而清軍不過兩萬多人。清軍將領深知,如果這一仗打好了,新疆平叛就大功告成;張格爾也知道此戰生死攸關,所以,依河紮營,據營固守。雙方用火炮對射,並以小股兵力騷擾,互相試探。
長齡隔河遙望,只見對岸營壘相連,橫亙二十餘里,又聞鼓角聲聲,心中不免膽怯。急招將領,會商破敵之計,將領分析敵情,推敲各種方案,會議十分熱烈。會議進行一半兒的時候,突然之間,爆發大規模沙塵暴,一時撼木揚沙,山呼海嘯,能見度幾乎為零,原來的設想立即全無用武之地。長齡心急如焚,怎麼辦?
在此關頭,欽差大臣陝甘總督楊遇春拍案而起,建議立即發起衝鋒,人自為戰,一決雌雄。
這是一著險棋,在沒做任何動員和準備的情況下就讓士兵衝上戰場,一旦挫敗,將前功盡棄,長齡對於此計是猶豫不決。
楊遇春急切地說,在這樣的天氣情況下,誰先發起攻擊誰就佔了先機,大人如果不敢進兵,請立即引兵後退,與敵拉開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以免敵人來襲。
長齡聽到這裡,豁然開朗,立即拍板決策,傳令進兵。
頓時,炮聲隆隆,殺聲陣陣,人喊馬嘶,伴隨著肆無忌憚的沙塵暴,百萬清軍宛如從天而降。清軍渡河而過,奮勇衝殺,叛軍措手不及,立即亂了陣腳。當紅日初升的時候,叛軍已經被擊潰,正四散逃命。清軍乘勝進兵,三月初一午後,收復被叛軍盤踞達半年之久的喀什噶爾城,殲敵六萬餘人,張格爾的妻子、侄子、外甥或被擊斃,或被活捉。
【君臣一心,其利斷金】
清軍於三月五日收復了英吉沙爾,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