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項善,林信和鍾如英分兵三路,同時進攻蜀國,東北軍在幽雲一帶戒嚴,崔正和盧真則作為後備,以援前線。

梁軍來勢洶洶,蜀國沒想到他們說打就打,一點準備也沒有,最要命的是,沅水一帶的楚地因為他們救災不力,民怨甚重,梁軍才到,當地百姓就先投靠了梁軍,有的還結群,主動打傷守城計程車兵,開啟城門放梁軍進城。

項善和林信見狀,上告朝廷後,由姚時帶著項敏杜斯等人前來救災。

這幾人如今都在朝為官,他們本就有名,尤其是項敏,他是楚人,他說的話可比蜀國那邊官員說的話管用多了。

項善本來就是楚帝的全民英雄,他此時再帶兵,蜀國其他地方暫且不說,被他們佔去的楚國的一半卻是很容易就能攻克下來。

梁國一直堅持把項善放在荊南道的作用總算是顯現出來了。

當初項善投降後對他的安排,朝中一直僵持不下。

大部分朝臣都覺得項善是降將,在楚地有如此威望,再將他放在楚地實在是太危險。

只怕到那時荊南道的百姓只知項善,而不知梁帝了。

是林清婉,姚時和魯尚書等人堅持讓項善留在楚地,並且還領著他原先那支軍隊。

這幾年,楚地雖然和睦,但他們也的確更信服項善,而不是梁帝。

好在梁帝雖心裡有些介意,卻很想得開,一直記著林清婉說過的那番話,“楚地百姓不記得陛下,但只要項善記得陛下就行了。且楚地只有一個項善,他如今年事已高,少則十年,多則十五年,他也該退下了。到時沒了項善,可不就記得陛下了?”

林清婉當時篤定的笑道:“陛下比項善年輕,這就是您的優勢,不信,您且看著。”

項家最優秀的後輩如今都在京中為官,沒人去軍中接項善的手,如今楚地的百姓是隻記得項善,然而十年,二十年後呢?

就好比東北軍。

當年它還是林家軍時,東北,不,應該是整個梁國,有誰知道先帝?

可現在再看,記得林潁的有幾人,記得先帝的又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