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唐易和毛逐一起鼓起掌來。

陳澄之卻一擺手,“這風磨銅我可以煉出來,但是鑄造此爐所用的失蠟法(附註)需要的材料不好蒐集啊,蜂蠟我倒是不缺,但是這銅香爐歷經數百年,需得後作包漿。這包漿說是後作,其實在鑄煉爐體之時就得打下底子。”

“您的意思是說,這鑄造銅爐所用的蜂蠟裡面要加一些材料?”唐易問道。

“是啊。”陳澄之讚賞地看了唐易一眼,心想這小夥子思維確實夠敏捷的,“這蜂蠟之中,需要加上一種特殊的材料,蜂蠟內模與泥胚的貼合處才能特別細膩,這樣做出的銅器,再做包漿就會相對容易,而且十分自然。”

“陳老先生,若不用這種特殊的材料,造出香爐的包漿會有什麼影響?”唐易想了想,這所謂特殊的材料,應該是不太好找。

“若不用,成型之後,我做包漿就得多費些時日,這倒不要緊,之前我也很少用這種材料。不過,所出包漿之色,可能會偏亮一點兒,雖是細微差別,一般所謂專家看不出,但是恐怕瞞不過你這樣水準的人的眼睛。”陳澄之顯然已經把唐易納入了頂級高手之列。

“嗐,有幾個人有他這麼毒的眼睛。”毛逐添了一句。

“雖是如此,但老朽制器造物,都是盡求完美,不留一絲破綻,小唐先生這樣的行家雖然寡見,但仍是有的。尤其是這一次,更不敢馬虎。”陳澄之解釋道。

唐易心裡一沉,這到底是什麼特殊的材料?他不明說,莫不是又有了推辭之意?

附註:失蠟法失蠟法是一種鑄造銅器的方法,早在鑄造青銅器的時候,古人就使用了這種方法。如果用今天的專業詞彙來說,那就是熔模精密鑄造。

失蠟法,顧名思義,蠟最後是要“失去”的。此法是用調入油脂的蜂蠟做成內模,然後再內模上敷上泥漿,預留下孔洞,做成外範;待外範幹了,然後高溫燒製,內模自然就化成液體了,從孔洞排出。這樣,泥胚外範裡面就空了,然後將燒化的銅液倒進去,冷缺後,除掉外範,就形成了和蜂蠟內模一樣的銅器。

失蠟法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比如曾侯乙墓中的尊盤,密佈的蟠虺紋十分富麗繁複。不過,失蠟法的應用卻並不普及,能見到的古代作品不多。

而宣德爐,鑄造使用的也是失蠟法,這在《宣德鼎彝譜》中有明確記載。

第96章 百年紅漆

唐易瞬間而起的念頭,隨後便被自己否定了。這陳澄之如果不想為之,不會將這鑄造的方法說得這麼詳細,而且,精益求精,也和他的技法相符合。

“所需何物,可否告之?”想到此處,唐易便出口問道。

其實,陳澄之剛才沒有直接點明是什麼特殊的材料,並不是想隱瞞,否則他就不會說得這麼清楚了,只是順嘴用了“特殊的材料”,忽略了罷了。聽唐易這麼問,這才明白過來,笑道,“老朽過於專注了。

“這種特殊的材料,就是百年左右的老紅漆,而且鑄造這一件銅爐,恐怕就得用二兩以上。”陳澄之解釋道,“漆雖普通,但是有年限要求,所以確實不容易一時就尋到,我是擔心會浪費一些時間。”

“天助我也!”聽了陳澄之的話,唐易心裡暗暗叫道。他撿漏的那件“赤壁懷古”尤犀杯,就是包裹在一件剔紅漆杯裡,取出尤犀杯之後,那杯的殘片,他恰好收了起來。

這倒不是因為他特別細心或者有什麼怪癖,而是古玩之道,有時候講求個佐證,這東西往塑膠袋裡一裝又不佔地方,所以順手就收了起來。

唐易面露喜色,卻仍耐著性子問道:“為什麼是紅漆?又為什麼要求百年左右?”

“紅漆的顏色來自氧化鐵,所含的成分有助於形成包漿,而百年左右,是先師所傳,並未詳細分析,我個人分析,想是時間太短則溼氣未淨,時間太長則脆性太重。”陳澄之也不隱瞞,解釋了一番。

“我恰有民國初年的剔紅漆杯殘片,正好滿足您的要求。”唐易放了心。

“那真是萬事俱備了,如此甚好!”陳澄之看唐易露出喜色之時,就猜測他可能有門路,沒想到直接就能提供,也是一陣歡喜。

三人又簡單商量了一番,唐易和毛逐便起身告辭,臨走時,陳澄之主動用一個盒子裝好了琮式瓶,遞給了他們。

人都有好奇心,而喜歡古玩的人好奇心尤重。回到閣寶多之後,唐易和毛逐的心裡,都已對這銅香爐的蓋子猜測了千百遍。

不過,越是好奇,心裡就越是煎熬,畢竟,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