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禮器用刀,是可以用在祭祀上的,不過仍舊是佩刀。也就是說,祭祀時,其實還是有人佩戴著,護衛祭祀者。
但是在崇禎時期,禮器用刀曾有一次直接當了祭器。崇禎是個很特殊皇帝,在位期間,光是罪己詔就下了六次,根據這本野史記載,崇禎在第一次下罪己詔之時,曾用兩把鑌刀祭祀,一大一小,一模一樣。
崇禎是什麼意思呢?寫史人猜測,他用小的刀在代表之機,用大的刀來代表大明的國運,希望能扭轉乾坤。不過,野史中,只提出兩把鑌刀,卻並未說明是什麼刀。至於祭祀,也只是簡單地說“鑌刀華麗,堪簋”,就是這兩把刀很華麗,所以可以像簋一樣擺到祭祀的桌臺上。
至於合璧,這本野史裡也提了一句,“雙刀神合也”。
完了。就這麼些。
所幸老先生比較豁達,並沒有因為這個發現要討還送給許一琳的那把刀。
現在唐易已經基本能斷定,他手裡的這把刀,和馮青山手裡的那把刀,應該就是當年崇禎祭祀的雙刀,而且祭祀的時候,是和銅香爐一起的。所謂“鑌刀銅爐”,就是這個意思了。
只是,銅香爐有煙霧成形的玄機,這一對鑌刀的玄機現在卻沒半點兒線索。
其實,就在唐易下午來閣寶多之前,他又看了一遍家裡藏的那把刀,仍舊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這“雙刀神合也”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難道刀也能像人一樣?本來兩把刀就一模一樣,不過是大小有別,還得怎麼“神合”?
此事總歸相距唐易的實際生活有些遙遠,加上唐易又是個心寬的脾性,所以想來想去沒有頭緒,也便先放下了。許一琳不著急要回那把刀,馮青山鍾愛兵器也不會貿然出手。所以,慢慢來吧。
唐易本來去閣寶多就不早了,又讓這個呼風攪和了一陣,所以眼看就到了傍晚。
唐易知道林娉婷晚上要回家吃飯,而毛逐又因為“唐眼”出盡風頭嚷著讓唐易請吃飯,所以唐易便和毛逐收拾了一下,準備關了店門去吃飯。
剛拉上捲簾門,秦老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唐易接了起來。
“唐易,你的電話一直佔線啊!看來今天找你的人不少啊!”秦老笑道。
“就只打了一個,就是時間長了點兒。”唐易解釋道,剛才和許一琳通話,說的時間確實比較長。他估計秦老也知道了上午他在釋出會上的表現。
“聲名鵲起,慢慢找你的人就會多了。”秦老道,“我看了新聞,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所以找你!”
“秦老您說。”
“你有沒有興趣加入山海省收藏家協會?”秦老問道。
加入收藏家協會,那是百利而無一害。這個組織不僅系統龐大,而且裡面的成員雖然都是“收藏家”,卻有一多半不是以古玩收藏為職業,而是遍及各行各業。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搞收藏的,非富即貴。光從社交層面說,就收穫頗豐。
“想是想,只是我這個年紀······”唐易答了一半,便等秦老介面。
“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也是你的時運到了,今天有了‘唐眼’的名頭,明天中午就有個很特殊的飯局。”秦老又笑了起來。
第180章 又見面了
秦老一邊笑,一邊說道,“這個飯局,本來是幾個伯樂要相另外一匹駿馬。正好我看了新聞,怎麼能漏下你呢!明天中午你一起來吧!”
秦老,是山海省收藏家協會的名譽會長。此前,秦老是會長。秦老只幹了一屆會長,之所以沒有連任並不是因為落選,而是自己堅持要求的。急流勇退之後,在新任會長的堅持下,又給他戴上了一頂“名譽會長”的帽子。
實際上,對於唐易的能力,秦老早就大大肯定了。但是,進入收藏家協會,不僅僅是能力問題,有時候還需要契機,比如唐易一下子被報道,被譽為收藏界的“後起之秀”,就是一個契機。
而秦老說的“幾個伯樂”,那自然是協會的骨幹。本來,他們碰頭交流的,要當面考查的,是另外一個人。秦老說唐易時運到了,也是這個飯局不早不晚,而他又能憑藉“唐眼”這一件事兒,幫唐易說上話。
“好。”唐易點點頭,問清楚了時間地點。
“可能當時候有東西讓你看,想說什麼就說,放開就行······”秦老又囑咐了幾句,便掛了電話。
唐易把這事兒給毛逐一說,毛逐便道,“去吧去吧,醜媳婦總要見公婆!”
“狗嘴吐不出象牙!”唐易虛點了兩下毛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