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移民們應該:(1)從移民費用中獲得損失的賠償;(2)得到分享工程收益的機會;(3)在遷移期間和遷居新地的過渡過程中得到幫助。”

三門峽庫區移民遭遇到的實際情況是:他們最先失去了就是從“移民費用中獲得損失的賠償”的機會,當初搬遷時的500元移民費用,大多用於了移民幹部的工作費用,移民還有什麼機會獲得損失的賠償?

“分享工程收益”更無從談起,據黃委會有關資料顯示,三門峽電站修建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不說給三門峽市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也不講發電賣了多少錢,更不講因電站修建給下游各省帶來的好處,光給下游減少洪澇災害損失一項就已達500多億元。而當初希望庫區“遷一家,保萬家”的下游人掙到了錢並安居樂業

後,早忘記了為他們的安居樂業付出巨大犧牲的庫區移民還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

為此,陝西和河南已打了近半個世紀的口水仗。

至於“在遷移期間和遷居新地的過渡過程中得到幫助”更無從說起,到寧夏的移民大多是家破人亡而歸,到陝北高塬被折騰得一窮二白的7。3萬多移民在“自拆、

自運、自建”的政策下回到庫區時的慘景更是難以言表……

在庫區,有一句帶怨氣的話,說修三門峽電站是“功在國家、利在電站、難在地方、苦在移民。”有官員認為:“說難聽一點,實際上是,利在國家,害在地方”。

陝西省移民辦趙建華主任在那篇曾獲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庫經濟專業委員會1996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的文章《老水庫移民問題出現的幾個強烈反差應引起足夠重視》中記載:“移民搬遷之後,絕大多數的安置點比原來庫區的條件差很多,移民經濟狀況較建庫前大幅度下降,特別是安置在蒲城、合陽、白水、澄城、富平等縣的15萬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更差,長期不得溫飽。從1960年至1981年,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上下,人均口糧只有200來斤。一些移民特困戶,生活境地更壞,有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來元,勞動日值只有三、四分錢,有的全部家當不足百元,有的成不起家,有的變賣衣物、傢俱看病,有的賣血度日、乞討為生,有的甚至家破人亡。

“移民安置區人畜飲水困難,水源缺、水質差,移民長期吃苦水、飲高氟水的問題十分普遍。一些移民戶住房也十分困難,有的長期借房居住,有的幾代同室,有的甚至人畜共舍。至今還有三萬多移民在危房破窯中勉強棲身。”

趙主任強調,重新安置的十萬(渭南移民志記錄為7。3萬餘人)移民中有4萬多人無力建房,仍然棲身於臨時搭建的庵棚中,境況悽慘;外遷移民有20。4萬人處在溫飽線下,其中8萬人特別貧困靠民政救濟、社會救助度日……

在庫區採訪的日子裡,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老在記者腦際盤旋:移民那貧窮的根子究竟從哪裡長出?

前文提到移民所處的安置環境固然是造成他們貧窮的重要原因,但這絕不是唯一的原因。原陝西省移民辦主任趙建華1996年在《當前水庫移民幾個突出問題的反映》的文章中認為:政府在對待新老移民時扶持政策反差強烈,使部分老移民成了特殊的貧困群體。

在談到老移民與新移民待遇不同的反差時,趙主任把例子具體到了三門峽和三峽水庫:“反差之大,莫過於兩個‘三峽’:新的‘三峽’中間沒有‘門’卻有門,方

方面面的補償水平都很高;老的‘三峽’中間有‘門’卻沒有門,移民的生活跟生產都很差。”

趙建華列舉了幾組資料:現在新移民的人均補償約1。5萬元,有的超過兩萬甚至達到了三萬。而三門峽等老水庫移民當時人均補償大多在500元左右,加上10年扶持投入的500元,共計只有1000元左右。

趙主任說,……鑑於過去的經驗教訓,國家對新建水庫移民安置很重視。從電視上看到,國家撥款把新水庫移民的房子蓋好了,驗收再驗收,達到滿意才搬進去;柑桔園建好了,水、路、電通了,交給移民使用。這是對的,應該的。但是,對老移民問題關心不夠,得過且過,能推就推,留下一大堆問題沒人管。而老移民的重新搬遷安置,房屋是自拆自運自建。為了生存借點錢興建農田水利還要還本付息,這太不合理。同樣是移民,新老待遇天壤之別!

趙主任在那篇《老水庫移民問題出現的幾個強烈反差應引起足夠重視》的文章中叫苦道:這些反差在接待移民**告狀者時,從道理上說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