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小姐啊,只要你不選用一串紅燈籠做門面,怎麼做都行!

最後商定的門面名字,就叫做“女子美麗坊”。

白老大負責規整出五塊同樣大小的薄木板,白老三負責寫字樣兒,採蓮就端了繡線等著加工,阿圓呢,袖著手走到這兒指點指點,走到那兒提示提示,有時偷偷踱步到小阿文苦讀的窗下側耳細聽一番。倒是自在的很。

也幸虧她這會兒好為人師,白老三那筆字很是一般,勉強成形而已,繡在門匾上真有些幼稚,阿圓比照著字型的筆畫又稍做修改,加入了一些美術字的成份,幼稚的字兒就變得圓潤可愛了,還能辨認的出來這字的本意。

夜色深了,鎮子上一片安寧,只有小採蓮的屋子裡還有嘎石燈的光影。小姑娘即將創業,興奮的根本睡不著。

結果,第二天自然就頂了一雙熊貓眼兒。但是那五個黃色的繡字,卻已經完完整整的留在了五塊紅布上面。

阿圓便有些羞慚,看人家小姑娘多麼上心,自己是不是忒隨意了?

於是,這一整天的功夫。姑嫂兩人都把精力完全投注到了“女子美麗坊”,小小的屋子裡面掛起一面能在鎮子上收羅到的最大面積的銅鏡,很難得的,有三分之一女人的身高,方形簡潔,周圍與背面分別是寫生畫的纏枝花草、小橋流水人家以及陶醉在自然美中的“隱居”者。

這面銅鏡實在讓阿圓心中歡喜。要是放到了前世,那得值多少金銀財寶交換?與傳說中的那種鏽跡斑斑、神鬼莫測用於辟邪壓勝的銅鏡不同,這個時代銅鏡選用的這些鳥獸魚蟲、山水樓臺的題材往往用精細的浮雕。追求真實的美感表現出來,毫無神秘的氣氛,猶如從社會生活或自然界錄下的一個個鏡頭,或說是畫家一幅幅寫生畫。這樣的裝飾,可以說是華夏銅鏡藝術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顯示了強烈的時代感。

這面大方鏡花費了阿圓三十兩銀子,直把小採蓮給肉疼的直抽抽。雖然店家又贈送了兩把帶柄的小銅鏡,可以讓顧客攬鏡自照腦後的髮飾效果,也到底還是覺得太過昂貴了。

只有阿圓,還覺得簡直淘到了寶貝,樂的腳下生風,趕緊的回來裝在了牆壁上。

“磨鏡”人還得慢慢兒等,一時半會兒的只能自家湊合著擦拭乾淨,鏡面微微的有些凸起,臉孔就稍稍的變了些形狀,看的時間長了,倒也慢慢兒的習慣了。

阿圓這還是第一次攬鏡自照了這樣長的時間,鏡子裡的女人只有一雙杏核眼兒亮晶晶的,其餘的地兒,就勉強算不上醜陋而已,普普通通的一副容顏,丟到人堆裡穩拿穩是挑不出來的那種。

不過,這樣平板的容貌卻很適合化妝,合適的妝扮後一定可以光耀奪目,阿圓作為一個資深美容師,給自己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也就是說,姐現在可以稱作一塊“璞玉”的原始坯子,只要稍加改造,就能煥發新的活力。

阿圓的心頭升騰起熟悉的那種渴望,渴望經由自己的手,打造出一張美輪美奐的臉孔。

小採蓮已經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嫂子的一張臉,和她手裡不斷轉換的用具。

原本粗豪的漫到了眼臉的雜碎眉毛,被無聲的颳去,眉心清理出一塊兒明淨,眉梢兒漸細,微微的上挑,拱出了一個自然的眉峰,睫毛一眨,杏核眼兒愈發顯得清秀靈動。

那把無用的修眉刀,又挪到了前額,颳去蓬亂的碎胎髮,整個額頭頓時亮堂堂的,露出了一個完美的美人尖兒,整個臉型,就被改變成了標準的鴨蛋形美女臉。

腮紅的顏色,阿圓很不滿意,調了兩種在手心,仔細的觀察過後,微微一笑,一抹自然的潤紅就印在了笑容凸起的部位,暈染開來,整張臉登時煥發健康光澤。

鼻樑稍稍有些塌,不怕,就著調好的腮紅在鼻樑兩側沿眉心輕按,一個堅挺的鼻子就塑造了出來。

嘴唇的輪廓線很不分明,整個人的個性就顯得溫吞,阿圓可不喜歡這樣毫無特色,沒有現成的唇線筆,就用小指調了胭脂紅,一點一點的勾畫出立體的唇形,中間再填上顏色,上下唇瓣輕輕一抿,端的是鮮豔欲滴,萬般風情。

最後,打散了頭髮,取了頭頂一綹反方向用梳子倒打,刺出了亂蓬蓬一團捲毛兒,隨後輕輕攏順最上面的那一層頭髮,固定在後腦,再把兩側的鬢髮全部梳平,在頸上挽起一個與平日一模一樣的低松髮髻,看起來與原來並無區別,但是,整個人就是顯得精神抖擻,豔光四射。

“嫂子,你好漂亮!比盧夫人都美!”小採蓮後退半步,忍不住反覆感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