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宿縣至徐州一線的敵人出擊。孫元良兵團聞風北逃,在夾溝地區被殲一部。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和第九縱隊一部乘勢包圍了宿縣縣城,隨即在宿縣以南設定陣地,準備誘殲北援的李延年、劉汝明部,同時積極準備攻城。
宿縣是一座古城,是津浦路徐州、蚌埠之間的一個要點,位處徐蚌戰場的樞紐地帶,扼南北交通要衝。國民黨軍徐州重兵集團在這裡存有大量武器、彈藥、被服、裝具等軍需物資,是他們極為重要的後方補給基地。因此,它的戰略地位顯得十分突出。
解放軍圍攻宿縣的舉動,震動了徐州和蚌埠的國民黨軍。但塗州的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正東援被困碾莊的黃百韜兵團,無法傾力南下。位於蚌埠和固鎮地區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兵力較弱,唯恐陷入解放軍的重圍,畏縮不前。宿縣之敵陷於孤立。守敵僅有第二十五軍第一四八師等1。3萬餘人。但他們仗著高牆深壕和堅固的工事,以及鐵甲列車、裝甲車等,力圖固守。14日,第三縱隊及第九縱隊一部掃清外圍,完成攻城的準備。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帶領各旅領導進行了現地勘察,確定了主攻東門,南、北助攻的方案。15日下午發起總攻,經10個多小時的激戰,至16日拂曉全殲守敵,攻佔了宿縣。與此同時,第四縱隊和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兩廣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等部佔領了固鎮,控制了200裡鐵路及沿線兩側地區。
攻克宿縣,打到了敵人的致命之處,造成了對徐州國民黨軍的戰略包圍,截斷了他們南逃的退路。11月22日,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23日,毛澤東致電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在戰役發起前,我們已經估計到第一階段可能消滅敵人18個師,但對隔斷徐、蚌,使徐敵完全孤立這一點,那時尚不敢作這種估計。這種形勢的造成,主觀上是因為我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會合並攻佔宿縣,客觀上是敵人只有某種程度的防禦能力,很少有攻擊能力。”這裡對攻取宿縣的戰略作用作出了恰當的評價。
事後,國民黨報紙評論說:“共軍這個動作,一是截斷徐州向南唯一而重要的補給線,二則為牽制徐州方面的孫元良、邱清泉兩兵團,使國軍不能用盡所有的力量,去解決東翼共軍。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動機,就是阻止黃維兵團的北進。”①然而,這種認識對於國民黨軍來說,未免太遲了。
①《新聞天地》第53期。
第三節圍師不闕
為了統一領導中原、華東兩大戰略區和兩大野戰軍的作戰行動,統籌淮海戰場的後勤供應,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淮海前線總前委,於11月16日致電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並華東局、中原局、華北局:“中原、華東兩軍必須準備在現地區作戰3個月至5個月(包括休整時間在內),吃飯的人數連同俘虜在內將達80萬人左右,必須由你們會同華東局、蘇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蘇分局、冀魯豫區黨委統籌解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這裡所提到的“譚”,即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
總前委成立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擔負起全面指揮淮海作戰的重任,但他們的指揮位置仍然在中原野戰軍一邊,一切號令均透過中原野戰軍司令部發出。這時候,淮海戰場交戰雙方的兵力都己集中。由於黃維兵團的到來,國民黨軍集結了共約80萬人。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以及周圍各軍區所屬地方武裝,總兵力約有60餘萬人。
劉伯承和陳毅、鄧小平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分析了戰場形勢,認為當前的中心任務是完成圍殲黃百韜兵團,各方向的作戰必須為這個中心服務。他們見華東野戰軍既要集中力量解決黃百韜兵團,又要阻擊由徐州東援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任務確實很艱鉅,覺得必須給予有力的配合。他們指揮中原野戰軍牢牢控制淮海戰場南線戰局,對黃維兵團採取監視、拖住的方針,不使其到達宿縣、固鎮與李延年兵團會師,爾後合力援救黃百韜兵團。具體部署是:以第一縱隊在蒙城、宿縣間作正面防禦。以第二、六縱隊組成突擊集團打黃維之側後。另以第三、四縱隊阻擊李延年兵團,誘其深入,尋機殲滅。以第九縱隊阻擊劉汝明兵團。
11月19日晚,華東野戰軍以有重點的多路攻擊手段,對黃百韜兵團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