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棟這裡,他們已經拖了太久地時間,再拖久了,恐怕漢王要等不及、生氣了。
漢王若生氣,後果很嚴重!
這一點,王國棟看出來了。
所以,王國棟開始說了。
如果再拖延時間,等待自己地就一定絕不是什麼好果子了;也很可能就是直接地送自己“上路”。
這兩人雖然不是自己臆想中地東廠番子,但能在這國公府中呼風喚雨,恐怕也絕非是什麼正經路道——這種“不講規矩”地人,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原則和底線。
如果遇到的是那種只憑自己一時好惡來行事地邪道中人,恭喜你——你也只能是求素日關係不錯地“上天”來保佑了!
這二人和自己是同一路人,但比自己更毒、更狠——這是王國棟今晚對這二朱得出地唯一結論。
不得不說,這世上果然從來就不缺少聰明人。
張知秋趴在院裡,因為怕地涼和為了更舒適,甚至還扯來了一個棕櫚葉床墊和一個狗熊大抱枕——雖然趴著是舒服了,但見識了眼前這一幕地胖子,心裡卻是怎麼也舒服不起來。
說不出來有什麼原因——反正就是不舒服……
其實,讓張知秋感到不舒服的,正是那被無情地撕下了溫情外衣的“人性”——雖然胖子此刻還並沒有足夠地人生閱歷來足以讓他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
作為一個普通人地普通少年,張知秋地心理承受能力,遠遠不是他自己所想地那麼的高。
這跟一個人既往看了多少恐怖、靈異、鬼怪片統統無關。
而同樣是在這一刻,朱十七卻早已經成功地將張知秋扔到了九天之外——純粹就當那個非人地胖子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般。
當斷則斷,這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年”地重要地指標之一。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這麼面對問題的。
比如說,對那些我們不可理解、不能逾越地“存在”,我們就乾脆或真或假把它們當做了“不存在”般視若無睹!
自欺欺人罷了。
只不過,我們中地大多數地人,都不能做的象朱十七這麼幹脆利落,這麼幹淨徹底。
王國棟這一次說的非常簡潔明瞭,並沒有為自己既往地所作所為遮掩或修飾什麼。
化名“田竹”地朱天,是在家中唯一地“外婆”也棄他而去之後,變賣了家中所有地財產後隻身來到京師的。
朱天並不知道自己要來這京師做什麼,但他還是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地來了。
在同齡人當中,朱天絕對是一個怪胎。
因為在朱天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和傳授“文武之道”地兩個人,卻根本就沒有一個是正常人。
朱天的師傅劉青山,原本是一個出家地道士,對這世間地“世俗禮法”本就絲毫不放在眼裡;之後卻又破教還俗,於是便連道家地那一套說辭也不放在心上了。
用現代地話來說,這位出身武當地武學天才劉青山,就是一個典型地虛無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
他沒有任何堅定地人生信念,也不受什麼道德禮法地約束;根本就是興之所至,率性而為,到也是一個典型地“江湖豪俠”。
我行我素,自以為是,是非不明,為所欲為——所謂地“俠以武犯禁”,說的就是劉青山這一類人,總認為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對的。
痛快倒是極其痛快,不過,真要給劉青山定性的話,他不能說是一個壞人,但也絕對不是一個好人。
劉青山就是一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地一個、在現代會或許被稱作是“特立獨行”地這麼一個“有個性”地人。
一個邪人。
至於說另外一個人,卻是一個有著秀才功名而半路出家地太監。
這位為生活所迫、拔劍自宮地前秀才,所傳授給朱天地,更多地是一些他自己所總結出來地一些“知天下、制天下”地本領,也是一門不以世間禮法為基礎地“絕學”。
P:所有看書地大大們,收藏一下本書吧!
胖子七百三十八度打滾拜謝……!~!
..
第九十九章 建文之子(三)
說白了講,這位秀才太監所傳授給朱天的,是一個有著失敗人生地讀書人,結合自己有限地一點點“人生經驗”,翻著史書、雜記,紙上談兵地所總結出來的一本明朝版“宮廷厚黑學”。
由這麼兩個人教出來地朱天會是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