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第二期的時候,節目內容再次變更,名字叫做《蒙面唱將猜猜猜》,算是面目全非,脫胎換骨了。
對此,葉青都沒啥表述的。
猜評團的各位玩得開心就行,拉著進度條把歌聽完,一期就算看過。
而和前世不同。
這個世界可是早早的進入大網路時代。
歌壇的發展,當真是火爆得很。
就跟前段時間說的一樣,有些人厚積薄發,依靠不俗的唱功和歌曲,衝上了排行榜,但是轉眼又被淹沒。
這樣的人,真的多不勝數。
你沒法否認人家的唱功不好,可是就紅那一段兒時間。
現在歌壇這邊就是這樣。
頂上的一片歌手穩如泰山,下面一個階層的,則是來回更換。
你要是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錯過一兩個喜歡的歌手。
縱然熱銷榜上常年就是那些歌。
但是唱歌好的歌手,真的多不勝數,完全足夠撐起一檔原滋原味的蒙面歌王。
也只有蒙面歌王,這種積累式爆發的人氣,才能夠給葉青足夠多的機會。
說實在的,這節目剛出來的時候,白芷是被驚住了。
半晌沒說話。
向前進也是久久無言。
從《我是歌手》,再到《華夏好聲音》,最後現在的《蒙面歌王》。
三個階段。
他們能夠看出葉青對歌唱類節目中心的把握。
歌唱。
就是歌唱。
不管你用什麼噱頭,但是歌唱始終在第一位。
這種歌唱節目,似乎越來越純粹。
從當初《我是歌手》,是一種把自己完整展現在舞臺上的歌唱。
再到好聲音,讓導師純粹依靠耳朵去聆聽,去選擇。
最後這節目,直接更加極端,也更純粹。
大家都別看歌手是誰,只能夠聽聲音!
兩人談了一會兒,向前進忽然問道:“老闆,嘉賓每期都要八位,這個倒是不難,可是輸了就要必須揭面,恐怕不會有多少人來吧?”
他說的是這個道理。
畢竟蒙面的時候,pk輸了就輸了。
但是要揭面。
如果輸在一個名氣完全不如自己的人手中,那不是尷尬?
這問題葉青自然考慮過。
真不算是問題。
“條件不能更改,敗者必須揭面,這是鐵律,也是底線。”葉青慎重的說著。
這也是這個節目的一大看點。
如果失敗了,還帶著懸念離開,輸不起,還來這舞臺幹什麼?
葉青繼續道:“至於沒有人來,這個你放心,只要收視率好,還怕沒人來?”
就跟當初的《我是歌手》一樣。
葉青去邀請,沒人願意去的。
為啥?
就怕輸了沒面子。
別說當紅的,就是那些過氣的二線明星,都是這樣。
甚至還有人提出保送進決賽,才願意去參加節目。
當時葉青沒答應,這些人還在後面暗罵。
可是最後呢?
眼見著《我是歌手》大火,見到那些過氣明星煥發第二春,當初拒絕過他們當首發嘉賓的明星,一個兩個都坐不住了,忙不迭跟欄目組聯絡。
紛紛表示就算是不要出場費,也願意參賽。
可惜那時候已經晚了,《我是歌手》完全不缺人,為啥要你們這些曾經拒絕甚至鄙視過節目的人呢?
於是,只留下一群人在那兒後悔。
《蒙面歌王》,也是這樣一個情況,但是絕對比《我是歌手》要好的多。
無論是葉青的名氣,央視的平臺,或者是節目的製作。
這些都是能夠影響那些人心裡的因素。
葉青道:“嚮導,有時候也可以更換一下思路,跨界請一些人來唱,只要唱功好,其他都不是問題。”
向前進聽到這兒,眼睛頓時一亮。
他是真沒想到這兒。
你可想想,如果有一個歌手唱歌倍兒棒,可是蒙著面,大家都猜不出他是誰。
等到後面揭面的時候,發現是一個主持人,或者是演員,那大家會是什麼表情?
這個想法,可以有!
葉青跟向前進談了會兒話,然後就要離開。
該說的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