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預備著又有什麼突發事件時可以墊墊肚子,有的就給昨天值夜班的醫生當早點了。
林傑接過來說:“嗯,正好我還沒吃早飯呢!謝了啊!”
“客氣個啥!我去查房了!”
芳華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工作服,邊穿邊走了出去。夏天的時候她都這麼直接套上衣服,懶得去更衣室。秋冬天要穿脫外套。才去護士更衣室換衣服。沒辦法,誰讓腦外科就她這麼一個女醫生,只能和護士們一起換衣服了。
芳華的頂頭上司就是當年實習時帶過自己的付林老師。他可是臨床經驗豐富,理論知識也紮實,本來就是本院的在讀博士,去年畢業後今年剛晉了副主任的職稱,只是在腦外科還幹著主治醫師的活兒。
付林老師已經來過病房了,讓病人們轉告芳華,一會兒沒事了去門診幫忙。
芳華暗暗吐吐舌頭,自己難得晚來一回,還剛好趕上領導積極了一把。不過。她也想起來,今天不是手術日,也不是主任查房或者大查房日,所以是付老師出門診的日子。
她很快在病房轉了一圈,和病人聊聊天,處理些雜務,再聽了交班,就到門診那邊去幫忙了。
一般去門診,當然是幫著黃主任等專家坐診,更有收穫。因為掛他們的專家號的病人,基本上是天南地北來的疑難雜症。不過,不但掛號的病人多,就連在旁邊聽“門診”的住院醫生、進修醫生,甚至實習醫生也比較多。
芳華到門診一看,那幾個專家教授的屋裡又是人滿為患的樣子,也就老老實實地鑽進付老師的診室幫忙了。
反正這兩年,她也經常忙裡偷閒地跑來聽了不少了,而且真有疑難雜症也會收入病房的,一樣有機會見到。
這普通門診的人更多,往往一上午都是幾十上百的人,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專家門診號一般就掛20個,大部分人都掛不上,就先看普通門診也一樣的。其實,遇到沒有把握的疾病時,這些主治醫師還是會帶著病人去請專家會診的。
在中國的大醫院常常看見這樣的情形,那就是門診診室的外面烏泱泱的一大群人。
算一下:如果醫師出門診,從8點出到12點,4個小時,240分鐘。那麼10分鐘看一個病人,也才能看24個病人。5分鐘看一個,才能看48個病人。
真實的情況是,醫生常常一個上午就要看五六十個病人,也就是說——不到5分鐘必須“打發”一個病人。(有的科室可能看到上百人,比如面板科。)
所以,芳華會嘴巴不停地招呼病人坐下、問他哪兒不舒服,手腳不停地給病人做檢查,並在短短几分鐘內就作出最可能的診斷。然後馬上開出檢查單或者給出治療方案或處方。當然,外科開處方的時候較少。
但在後面還排著那麼多病人的壓力下,寫病情記錄、開檢查單時的寫字速度自然是難以想象地快,縮寫、連筆、英文,怎麼快怎麼來。所以,病人就別抱怨醫生們的字看不懂了,因為這大部分也不是給病人看的。
當然,還是要注意態度的。再忙,也要耐心細緻地給病人做解釋。但是,這一般也不能超過2分鐘。沒辦法,給一個人說多了,其實是在消耗大家的時間啊,後面那些排隊的病人豈不是就要等到下午去了。
芳華能幫付老師處理那些最常見的、普通的病例,稍微複雜一點的,她還是要請付老師看一下、把把關的。
就這麼忙忙碌碌,常常一上午連廁所都沒空去了。
中午,芳華趕到食堂,發現趙玉玲和白芸等華西的同學都霸著一張桌子等著她呢。桌子中間擺著幾個小炒、幾瓶飲料,就算是給她過生日了。趙玉玲還真的給她買了滷雞翅。
大家邊吃邊聊,往往聊的都是今天我又收了個什麼怪病,昨天晚上值班一夜沒睡好什麼的。
有時也進行業務聯絡。比如芳華和在內分泌科的白芸就經常轉接病人。有些垂體瘤病人都是內分泌科確診後再轉到腦外動手術,而動完手術後又要到內分泌科做複查。
這種聚餐活動讓同學們在忙碌中還能交流資訊、聯絡情感。等午餐結束、訴苦完畢,大家又紛紛作鳥獸散,各回各科,各找各媽。
其實,芳華平時都很少參加這種中午的聚餐,因為她常常要上手術到兩…才吃飯,今天算是難得的清閒了。
回到科裡,再看一遍病人,都挺好的。要手術的人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就等著排期手術了。手術完了的也差不多就等拆線出院了。不過,付老師今天在門診開了五個住院單,不是今天就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