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意見,靜等著馬智雄自己拿主意。
過了幾息的時間,馬智雄抬起頭來,輕笑道:“對了,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極好的談和方法,可以把兩家人緊緊地綁在一起,想反梅翻臉都不成……”
“您說的是和親?”朱元璋忍不住一楞。
“沒錯,和親!”馬智雄得意了起來:“二弟今年雖然二十四歲了,卻還未娶正妻,三妹今年十五歲,也已經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年齡,我聽說澄城張鬥耀有一兒一女,也在適婚之齡,乾脆就把這兩對人給撮合到一起。三妹嫁給張家的兒子,二弟則娶張家的女兒,正是一舉兩得。”
和親?朱元璋心裡頓時反感起來,上一世他就非常反感和親政策。在他的影響之下,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朝雖然出了許多蠢材皇帝,但再蠢的皇帝也謹守著大明朝的錚錚鐵骨,沒有一個子孫給他丟過和親的臉。沒想到重生轉世,居然碰上一個拿自己弟妹去玩和親的族長,真是讓他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馬智雄對著朱元璋笑道:“你看和親這計策如何?”
馬智雄十分得意,但朱元璋卻意興全無,低聲道:“這種事兒關係到二少爺和三小姐,哪有我這下人插嘴的餘地,大少爺自己拿主意便是。”
馬智雄沒有察覺到朱元璋的不快,實際上就算他察覺到了也不會當回事,嘴裡笑道:“也對,這種事你沒資格說話,我得親自處理。三妹倒是好辦,二弟卻是個麻煩人……來人啊,快去內院把二少爺請來。”
不一會兒,馬千九先回來了,一百兩銀子裝在一個藍色的小布包裡,沉甸甸的,他把銀包交到朱元璋手上。這可是相當大的一筆錢。大明朝的銀子購買力是極強的,一個上等的丫鬟,也不過才值二十兩銀子。差一點的小丫鬟,只需要五兩銀子就能買到。如果用銀子來買食物,一兩銀子可以買一千個燒餅,放在後世的物價,用一元錢一個燒餅來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一千元人民幣。一百兩銀子,就是十萬元人民幣。
馬智雄眉頭也不皺就賞了朱元璋這麼大一筆錢,收羅人心確實捨得下本錢。
朱元璋裝出一幅感激涕零的樣子收下了錢,正要告辭回自己的小屋,二少爺馬智彬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不滿地嚷嚷:“大哥回來了嗎?哎呀!回來了怎麼不先去內院,而是把我叫到前院來?又有什麼事了?”
“二弟!你最近在家裡胡鬧得很開心嘛……”馬智雄臉色一沉。
見他臉色一變,平時跳脫不著調的二少爺頓時身子一慫,顯然他有些害怕自己這個大哥。雖然大少爺不在的時候,二少爺總是在家裡耀武揚威,胡作非為,對著馬千九也擺出一幅“你把大哥叫來我也不怕”的架勢,但當他真正站在馬智雄的面前時,還是感覺到腳肚子打閃,說話不太利索。
“我沒胡鬧!”二少爺猶豫了半天才抗議道:“張氏先來咱們這裡搶水,我才叫西固村的人打回去,他們又打了西固村的人,我再叫齊管事組織人打回去……這都是有因有果的。”
“有因有果個屁!”馬智雄大怒:“人家是澄城縣的縣太爺,你是個什麼?進士?舉人?秀才?你連屁都不是一個,你憑什麼和人家打?”
“我……我們家有進士杆!”二少爺強辯道。
“那進士杆是爹的,不是你的。但是人家張鬥耀自己能當上縣太爺,也就是說他家的進士杆是他自己的!”馬智雄沒好氣地道:“你就只會給咱們家添麻煩,讓爹爹老了還要為你操心。”
二少爺啞了火,不敢再爭。
馬智雄揮手道:“我已決定了,明天就派人送禮到張氏那裡去,順便向張家提親,修好咱們家與張家的關係,你切莫再胡鬧了。”
“提親?”二少爺一陣茫然:“這是要做啥?”
馬智雄沉聲道:“我想讓你娶張鬥耀的女兒,把三妹嫁給他的兒子。”
“什麼?”二少爺猛地一下跳了起來。
三二、提親
二少爺雖然憤憤地堅持不願娶張鬥耀的女兒,最後還是在大少爺的威壓之下點了頭。這個時候還沒有“自由戀愛”的說法,不論是男人女人,都對自己的婚事沒有太多的講究,只要長輩安排了,最終不管自己願不願意,大至上都是會同意的。
第二天,大少爺派出了五名心腹刀手,帶著禮盒快馬加鞭去了澄城縣,和張鬥耀拉關係。此行倒是極為順利,張鬥耀其實也被馬家和衫家的關係搞得莫名其妙,還以為自己得罪了閹黨,正在惶恐不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