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王恩典。”允澤連忙拉著弟弟叩頭,表示發自內心的感謝。
隨後,允澤帶著弟弟和珠寶出了門,率領兵馬離開了大營,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中,王寶玉叫來了張琪英,將哨子跟使用方法一併交給了她。
張琪英免不了將哨子洗了又洗,拿著有些像樂譜的書卷,怎麼看都看不明白,最後找到了禰衡討教。
對於禰衡這種音樂大家,看這種東西簡直易如反掌,很快就給張琪英翻譯了一份,張琪英照著練習,果不其然,幾乎所有戰馬都受到了影響,按照哨子聲音的指導進行奔跑。
西羌人的生活,王寶玉不感興趣,也沒有追著允澤過去看看。當然,對於這麼小的民族,媳婦們誰也不想當所謂的西羌聖王,更沒有了見西羌族人的必要。
1645 另有隱情
時光匆匆,一晃已經出來兩個多月了,行程走了還不到一半,王寶玉有些著急,必須要加快腳步才行。
第二天一早,王寶玉率領西征軍繼續朝著西南進發,兩日之後的一個黃昏,進入到且志國的境內。
據李謙介紹,且志國是曾經與大漢關係較好的西域國家之一,人口大約八千人,士兵約有一千,因為境內水系發達,多以農耕為主,糧食比較豐富。
按照王寶玉的理解,這些小國就應該合為一體,對外才有競爭力。李謙表示,風俗習慣不同,難以融合,幾個臨近的國家一直相安無事,是因為擁有的資源和生產技術不同,可以進行互補。
且志的南面是高山,呈現出斜坡狀,向北延伸至大沙漠,中間平整地帶,可見糧食作物留下的秸稈。據且志人自己講,他們比西羌更牛,是盤古一脈相傳的血統。
在王寶玉看來,這些託大的說法,不過是精神勝利法,藉此團聚原本不多的族人。
大軍一邊補充水源,一邊沿著山邊行走,倒是沒看見且志國的族人,大概是因為天氣冷,沒有農活,都躲在了家裡。
黃昏時分,大軍路過一處石壁,夕陽照在上面,眾人看到一幅巨大的巖畫,線條簡潔,內容豐富,人物眾多,活靈活現,堪稱少有的佳作。
在巖畫中,最上方是盤古,手執巨斧,正在開天闢地,相鄰的下方則是日月星辰,與天體相對應。再往下繪製的則是人類遠古的生活,驅趕野獸,駕駛車輛,激烈的戰爭,歡快的舞蹈,最下方則繪製著許多神秘的符號。
王寶玉看得很入神,隨後命令就在此地紮下營寨,將這幅畫照搬畫下來,尤其不要遺漏上面的符號,說不準裡面就蘊含著重要的資訊。
胡昭也看不出其中的含義,將畫好的符號又親自比對了好幾遍這才命令好生收好,將來再做細緻研究。
篝火燃起,照亮了夜空,西征軍並不畏懼只有千人的且志軍隊,還對比著壁畫,搞了一場小規模的晚會。
經過這些日子的調養,朵朵長胖了不少,也變白了,小模樣很是俊俏。孩子也很懂禮貌,每日必來看望父親王寶玉,一聲聲爸爸,叫的王寶玉心裡酸酸甜甜,同時也充滿作父親的慈愛之情。
雖然生活經歷了些坎坷,難得是朵朵跟王琳琳一樣,都是心地純淨愛說愛笑的孩子,這讓王寶玉感到更加放心。
由於有四個母親疼愛,朵朵身上常有不同風格的服飾搭配以及掛件。比如孫尚香設計的髮型,馬雲祿親手挑選的服裝,樊金鳳相中的鞋子,張琪英則在朵朵髮間插了些珠珠釵釵。更為要命的是,朵朵就穿戴著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跟著她姑姑沒事兒就學爬樹。
王寶玉實在是看不下去,建議大家還是各自發揮特長,朵朵輪流在四個母親的房內住,輪到哪位母親,便由誰親自打點朵朵的飲食起居以及教育啟蒙。
至此,總能聽見女人們發自內心的笑聲,火丫也強顏歡笑,她認為,撿來的孩子終究不跟自己一條心,何況還是個不能承繼王位的女孩!
相比之下,一同跟來的樓蘭王的女兒童耶倒是顯得很沉默,每日總是躲在帳篷內,很少與人交流。
理論上講,童耶也算是樓蘭公主,但是,樓蘭國實在太小,而王寶玉的媳婦們,除了火丫之外,其餘人皆是出身不凡,自然不會將童耶放在眼裡。
女人們對於童耶多少也有些成見,一是覺得她不合群,主動跟她打招呼也只是淺淺一笑,說多了便有些不耐煩低著頭不吭聲,不知道她心裡在想些什麼。另外一點最重要,那就是童耶的父親曾經想要害死朵朵,這是母親難以釋懷的。
王寶玉得知這一情況,覺得有必要看望一下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