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如何能心寬?”諸葛亮道。
“我總不能為了讓他放心就留在這裡吧?算了,既然來了,再琢磨脫身的辦法吧!”王寶玉道。
諸葛亮這才吩咐上茶,王寶玉看著諸葛亮清瘦的臉頰,說道:“先生,你又瘦了不少,何苦這麼拼呢?”
“既然追隨主公,自當竭盡全力。只可惜,主公對我頗有疑心。”諸葛亮嘆氣道。
“這就是他的不對,你為他做了那麼多事兒,可以說,沒有你就沒有他劉備的今天。”王寶玉道。
“你有所不知,法正、李嚴、黃權本為舊友,如今結成黨羽,讒言不斷,非但是我,就連出生入死的趙雲將軍,也因直言而遭受冷遇。”諸葛亮道。
昨天來的時候,王寶玉就看出了趙雲的不快,依照他如今對劉備的瞭解,趙雲遇冷不光是因為心直口快,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年長坂坡一戰。
也許大家會有所疑惑,長坂坡一戰趙雲拼死救出了阿斗,還背出了糜夫人的屍身,劉備不是一直對趙雲很感激嗎?殊不知,這些都是得到的,劉備念念不忘的卻是失去的,那就是趙雲沒有保護好劉備妻子和女兒,讓她們死的死,丟的丟。
若不是當時劉備只有一個劉禪這條獨苗,又加上亂軍之際,不得已還對趙雲感恩戴德。其實埋怨的話劉備嘴上不說,可心裡還記著仇呢!
“不說這些讓人不開心的事兒,果果長大了,先生怎麼不常回去探望啊?”王寶玉問道。
“只怕主公起疑,非但不能回去,書信也不可多。”諸葛亮無奈道。
“這劉備也做得太過分了。”王寶玉嘟囔了一句。
“非也,自古帝王皆多疑,能不殺功臣,已是大度,以我觀之,不出幾年,主公必然稱帝。”諸葛亮道。
“嗯,歷史上就是這麼寫的。先生,再忍耐些日子,等劉備沒了,西川就是您的天下。”王寶玉道。
諸葛亮嚇了一跳,連忙看看門外,小聲埋怨道:“寶玉,說話需得有所顧忌。”
“嘿嘿,我跟先生不用任何顧忌。”
因為王寶玉是個穿越來的人物,諸葛亮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心情也放鬆了不少,看來老天真的是公平的,不會永遠讓一個人受到壓制。
隨即諸葛亮又問起了王寶玉在曹營的事情。王寶玉當然信任諸葛亮,知無不言,對於王寶玉取得成就,諸葛亮也深感嘆服。
隨後,諸葛亮又詢問如何安置王連,王寶玉說一切皆由先生做主,只要能保全王連父子就行。
兩個人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一直到了大半夜,才不舍的告別,當然,王寶玉沒忘《奇門遁甲》的事情,恰好諸葛亮早有抄錄的副本,立刻毫不猶豫地給了王寶玉。
“先生,點睛筆是什麼東西?”臨行之時,王寶玉想起紫虛上人的話,不由好奇的問道。
然而博學多才的諸葛亮對此也毫無所知,想了好半天,說了句讓人諦笑皆非的廢話:“許是一支筆。”
第二天,王寶玉就把從諸葛亮那裡聽來的訊息告訴了陌千尋,還埋怨他怎麼就沒想到這件事兒,陌千尋反而笑了起來,說道:“如此我便放心,劉備想要彝陵,無疑於做夢。”
“你有何妙計?”
“到時我自有應對。”陌千尋信心滿滿的說道。
“嘿嘿,我相信千尋的本事,有勞了!”
王寶玉放寬了心,接下來便是去拜訪三哥張飛,比起其他人,和張飛在一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兄弟聚頭。
兩個人吆五喝六,勾肩搭背的足足喝了一天,還是意猶未盡。張飛是個直性子,毫不隱瞞的說希望王寶玉能留下來,彝陵雖說挺獨立,但就那屁大點的地方,可勁的放,還能散多遠的屁味?乾脆把二哥也接來,到時候兄弟四人在一起,時不時聚聚吃吃喝喝玩玩,豈不樂哉!
王寶玉當然不會答應張飛,推說彝陵那邊根本離不開他,張飛大感遺憾,送給了王寶玉幾幅美女圖,畫工照比昨日更進一層。王寶玉欣然收下,見張飛氣色不好,又勸他多休息,少飲酒,保重身體。
儘管王寶玉惦記著趙雲,但還是沒去看他,不想讓劉備起疑心,再給趙雲帶來沒必要的麻煩。
王寶玉只是看望了諸葛亮和張飛,表現得很低調,陌千尋卻恰恰相反,四處見客,尤其重視曾在劉璋手下的那些官員們。
“千尋,搭理那些玩意幹啥?”王寶玉不解的問道。
“呵呵,寶玉有所不知,法正此人雖有智謀,但心胸狹隘,為人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