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天補充,但是一顆仁德之心卻是先決條件。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聖主。”李謙說著也落下了眼淚。
“師父,徒兒不忍離開你。他鄉故土,萬里之外,師父年邁,哪堪顛簸!”沙普爾學著漢人的禮節,朝著李謙大禮參拜,叩頭不止,淚水連連,情真意切。
李謙老淚縱橫,不斷擦拭,這一路上,他跟沙普爾聊得最多,以至於翻譯張琪英見到他們都躲,不勝其煩。
李謙為了能教會沙普爾更多知識,難免對琪王妃賠笑討好,沒少受白眼,沙普爾看在眼裡十分心酸,所以每次學習時間都十分用功,不敢漏下一個字。
沙普爾在學習文化的同時還苦學漢語,跟李謙的溝通並沒有太大的障礙,勤奮和聰明也略見一斑。
沙普爾親身服侍李謙也非常殷勤,端茶倒水,甚至是梳頭洗腳,從不叫苦叫累,十分討老先生的喜歡。
“寶玉,李謙有個不情之請?”李謙突然顫微微的跪了下來。
“老先生,有話就說,咱們之間不必這樣。”王寶玉連忙攙扶起李謙,這老胳膊老腿的,可是經不起折騰。
“李謙在內地並無親屬,且已經年邁,跟隨大軍翻越不周山,必為拖累,懇請寶玉將我留下,跟沙普爾相伴。”李謙懇切的說道。
李謙的話讓王寶玉不禁一愣,根本沒有心理準備,而沙普爾聽到了李謙的話,驚喜的幾乎說不出話來,連忙跪地朝著王寶玉叩頭。
“大王,我父中毒,即將離開人世,只留下沙普爾孤苦伶仃活在世上。若師父能留下,我必定視若親父,好生照料,求大王應允!”
“老先生,你跟我一路征戰,多有勞苦,將你留在這異國他鄉,我這心裡不好受啊!”王寶玉鼻子一酸,有些想要落淚。
“李謙自從跟隨大王,一路戰鬥到羅馬,大漢神威,彰顯無疑,揚眉吐氣,不枉此生,雖死而無憾也。唉,老邁之軀,總覺時日不多,留在此地陪伴王子,或有用途,早聞大王彝陵人才濟濟,不缺李謙一人,懇請恩准。”李謙道。
“大王儘管放心,沙普爾一定照顧師父,若有二心,當受神靈咒詛,永墜地獄。”沙普爾發誓道。
“傻孩子,何苦發下這般毒誓!”李謙心疼的急忙制止,沙普爾則拉著他的手,不肯放開。
看著情同父子的二人,王寶玉心頭一軟,終於點頭道:“老先生,既然你已經下了決心,我也不好勉強,在異鄉多照顧好自己,要是哪天想回去了,彝陵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師徒二人聽到王寶玉同意了,激動萬分,熱烈擁抱,王寶玉微微嘆了口氣,向李謙說了一句早點休息,轉身離開。
聽到李謙要留下來陪伴沙普爾,胡昭、阿凡提、馬超、飛雲鼠、馬雲祿、孫尚香等人紛紛過來探望。
王琳琳哭了,這一路上她可沒少跟老頭鬥嘴,如今真要分別,卻生出幾分不捨之情。
張琪英也誠懇的表示,李謙老先生其實等於收了兩個徒弟,在教授沙普爾學業的時候,她本人也是受益匪淺,甚至還能為王寶玉出一些簡單的計謀,這都是老先生的功勞。
安條克和納巴德聽說了此事,盡他們的能力,讓卡雷多照顧李謙,卡雷連連應允,隨後吩咐打造一輛最好的馬車,送老先生和王子回泰西封。
第二天一早,王寶玉留下了沙普爾和李謙,率軍朝著不周山挺進,直到看不見了大軍的蹤影,李謙才在沙普爾的攙扶下,顫微微的回到馬魯城,口中不停的唸叨:“恍然如一夢,漢興王一定是上天派下來的。”
李謙跟隨沙普爾返回了泰西封,三年後,阿爾達希爾毒發身亡,沙普爾成為薩珊的第二代君主,敬仰李謙如父,封為國師。李謙在荒漠苦了十幾年,老天憐憫他,讓他遇到了王寶玉,年老時享受了異國的無上榮光,八十歲無疾而善終。
1844 孤寂半生
王寶玉率領大軍,風餐露宿,很快就來到不周山下,上次翻越不周山,恰逢最為艱險的嚴冬季節,現在不冷不熱,正是一年之中透過不周山的最好季節。
在山下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西征軍再次踏上了這處險地,比想象的更加順利,西征軍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時間,就到達了不周山的頂峰。
浮游池奇蹟般的再次注滿了清水,只是裡面不再有魚兒,確定水是乾淨的,疲憊的大軍和戰馬再度暢飲了一番。
相柳和浮游早已離開了身體,媳婦們又開始輪流跟王寶玉同住。這晚,王寶玉放出了飛屋,坐在小院子裡,仰望漫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