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玉的鼻子一酸,差點也跟著哭出來,感人,太感人了!
過了好半天,母子倆才分開,蔡夫人對王寶玉道:“寶玉,你曾特意來告知我有難,現在看來,為期不遠矣!”
“姨娘,既然如此,幹嘛非要守在這裡,不如早早去避難。”王寶玉勸道。
“天下之大,竟並我母子安身立命之所。”蔡夫人沮喪的說道。
“母親,莫不如我們去江夏投奔兄長。”劉琮提議道。
“琮兒,不是母親要隔斷你兄弟之情,如今那劉琦,已跟劉備聯合,我等去了,自尋死路。”蔡夫人道。
“那便去益州投奔劉璋,不管如何,劉璋跟父親乃同宗兄弟,詳盡說明緣由,他也定能容我。”劉琮似乎長大不少,學會了分析問題。
“山高路遠,只怕未到那裡,我們母子便死在路上。”蔡夫人又擺手道。
“這便如何是好,要不我便帶母親悄然離開,這些不要也罷!”劉琮認真的說道。
“我的好琮兒,只是我是個婦道人家,你又年幼,如何逃得出這襄陽城?只怕剛一走出這宅院,便不知會有多少人知曉。”蔡夫人不斷搖頭。
王寶玉沒吭聲,他尚且自身難保,又能給蔡夫人母子出什麼好主意,更何況,他對三國這些層層疊疊,似友非友,似敵非敵的關係也搞不清楚。
就在蔡夫人母子正為何處避難而憂心忡忡之時,一名軍士來報,蔡瑁將軍懇請劉琮赴襄陽官邸,與文武大臣一道,共商荊州大事。
還能是什麼大事兒,無非是獻荊州而已,王寶玉心裡已經明白,自己揭穿了蒯越的底細,蔡瑁剛才也把心裡話都說了出來,這夥人已經生怕有變,開始急不可耐了。
劉琮一臉不悅,卻也只能答應下來,蔡夫人不放心兒子,也一同前往,劉琮生怕王寶玉呆在這裡出現意外,便也讓王寶玉跟著一塊去。
王寶玉微微嘆息,劉琮多好的孩子,有情有義,就不該生在富貴人家,若是普通百姓,哪有這麼多煩惱。看著這張流露出和實際年齡不符的憂鬱小臉,王寶玉心中五味雜陳,若是此時能回到現代,他一定毫不猶豫的把劉琮一併帶上,讓他安然度過一生。
就在三人收拾乾淨,剛剛走出府宅,卻又聽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劉備盡起樊城兵馬,關羽為主帥,範金強為先鋒,已經殺奔襄陽北門而來。
“唉,劉備早有覬覦荊襄之心,恨當日未能殺之。”蔡夫人嘆氣道。
“姨娘,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跟劉備較勁呢?”王寶玉問道。
“事到如今,姨娘也不瞞你,夫君在世之時,那劉備小人曾暗向夫君進言,說我婦人干政,蔡氏權重,讓夫君早早除之,以絕後患。若非夫君憐我,隨便想個計策,便可以讓我姐弟二人暴卒,我又豈能安然活到今日?”蔡夫人說起了一個曾經秘聞,猶恨得咬牙切齒。
王寶玉頓時無語,儘管劉備當時的建議確實看清了關鍵問題,但是勸老公殺媳婦的這種行為,還是讓人不齒,這就難怪蔡氏姐弟對劉備一直耿耿於懷,總想殺之而後快。
劉備的進攻,並未干擾到會議的召開,三人乘車來到襄陽官邸,近百名文武官員已經齊聚一堂,都恭敬的立在下方。
劉琮到上方端坐,蔡夫人則坐在一個珠簾後面,跟垂簾聽政一模一樣,王寶玉被劉琮拉著,就坐在劉他的身側。
這個位置十分咋眼,讓立在下方的蔡瑁、蒯越等人眼中冒火,恨不得將王寶玉直接拉下來,一刀砍死當場。
劉琮冷眼環視下方,開口道:“諸位,有何事情商議,儘管直言吧!”
“主公,今得到可靠線報,曹操盡起大軍,共計三十五萬,已經到達宛城。”張允上前一步道。
“來且來之,與我何干?”劉琮冷笑道。
“主公,曹兵是奔著荊州而來,我等當思禦敵良策。”張允道。
“北面有叔父劉備,有何懼哉?”劉琮問道。
“此言差矣,劉備適才兵發襄陽,已非我友。”張允道。
“這是自然,你們剛剛去打了人家,還能指望人家視你為友嗎?”劉琮反問道。
在王寶玉聽來,劉琮的話帶著些胡攪蠻纏的感覺,根本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蔡瑁一旁聽得直瞪眼珠子。
張允更是聽得稀裡糊塗,忍不住又問:“以主公之意,我等該如何應對此危急之時?”
“這還不簡單,開啟城門,放叔父進來,反正同宗,將荊州給他就是,他必然會全力抵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