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孫桓。
吳班的大軍向西撤出幾十裡後,立刻開始乘船渡江南下,用了兩天時間,十萬大軍終於轉移到了南岸。這一系列龐大而繁瑣的舉動,讓吳班的神經時刻繃緊,不敢有些許放鬆,令人欣慰的是,期間竟沒有出現任何意外,不能不說是天助。
孫桓還像是沒事兒人一樣,都過去這麼久了,依舊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越品味越覺得自己是個人才。
直到探馬回報,吳班的十萬大軍,已經從西側趕來,孫桓這才如夢方醒,發覺上當了。
此時再想移兵北岸,為時已晚,孫桓駐紮的地方,又沒有大的城池,他只能召集大軍,列開陣勢,準備正面迎擊吳班的大軍。
“報!大都督陸遜派人送來書信。”一名侍衛進入大帳之內。
“呈上來!”孫桓煩悶的應了一聲,他始終對陸遜這個白面書生沒什麼好感,不就是設了一個計策奪了荊州嘛,這點功勞就成了大都督,不只是自己不服,很多人都氣不過,只能說兄長孫權的判斷力很有問題。
陸遜在信中提醒孫桓,夷道乃是戰略重地,莫要與吳班正面交鋒,保住戰船,直接退回夷道堅守即可。
“若此退兵,豈不讓吳班恥笑,陸遜著實小瞧於我!”孫桓將書信扔在一邊,改變了主意,堅持要跟吳班在陸地上大戰一場。
一個時辰後,吳班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從西邊殺了過來,見孫桓已經有所準備,吳班喝令大軍停住,兩軍呈現對峙的場景。
“何人敢去挑戰吳將?”吳班環顧四周,高聲問道。
“末將願往!”張苞應了一聲,挺起丈八蛇矛,衝到了兩軍陣前。
張苞也是個急性子,吳班還沒答應,唯恐張飛後代有閃失,連忙低聲吩咐副將,若有不測,定要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