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那是,人的心態如果能像小孩子那樣無憂無慮地玩耍,那該有多好啊!”陳耀揚自言自語道。

“那你真的可以去效仿你說書中的那個‘老頑童’那樣。”北川景子打趣道。

“那也不好,他總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沒有人陪伴。不好,不好。”陳耀揚搖了搖頭否定著,然後看著北川景子道:“還是這樣好,有你陪著,那便不會孤寂。”

“就只有我陪你嗎,水哥不是也經常來陪你。”北川景子沒有聽出陳耀揚話外之意道。

“沒有啊,可能他最近比較忙吧,自從那次買雞粥來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陳耀揚無奈地攤開雙手道。

“哦,那沒事,等下我替你去辦完出院手續後,再陪你到處去走走逛逛,這樣你的心情也會好一些的。”北川景子善解人意的道。

陳耀揚很是高興,從穿越時空來到舊上海直至現在,除了上次和劉金水出過門外,陳耀揚還沒有好好的去看一看這個所謂的“東方的巴黎”到底長啥樣!而且,這次不僅可以一覽舊上海的風情,同時又有這麼漂亮的美眉相伴左右,真是夫復何求啊!想到這裡,陳耀揚的笑意都快從心裡笑出聲來了。

陳耀揚在北川景子的陪同下,兩人穿梭於上海灘的大街小巷之中。一路上商店林立,買賣雲集。金店、銀店、綢布店,鞋店、帽店、大商場,鐘錶店、珠寶店、洋貨店、西裝店,舞廳、戲園、電影院,熱鬧非常。望著一幢幢樓房上的招牌,什麼太古士洋行、花旗洋行、大東亞企業公司、法蘭西上海公議局、德商支那銀行、維克多利酒家,還有什麼萬國儲蓄會、六國飯店……五花八門,紅的、綠的、藍的、黃的霓虹燈陪襯托著,洋文在上,中文在下,招牌各異,式樣繁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片迷糊。

這時,北川景子充當著導遊介紹道:“這就是上海灘的‘十里洋場’了,聽說這裡是中國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哦!”

舊上海素有“十里洋場”之稱。其實,“十里洋場”的形成,當時是僅指租界而言的,以後,人們叫順了嘴,就成為了舊上海的泛稱。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同意開五口,即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地方為貿易商埠。1843年11月8日,英國首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率兵船一艘、商船六艘駛抵吳淞口,次日登岸謁見道臺宮慕久,隨即在城內的東西大街的新街巷租了52間房屋作為英國領事公署和住宅區。同年11月14日正式張貼布告,稱“上海將於17日正式開為商埠,所有條約規定各項,均於該日內發生效力。”英國的殖民者們終於還是撬開了上海灘的大門。

上海灘開埠之後,外國的商人、“淘金者”“冒險家們”粉紛來到中國,將自己經營的娛樂產業、貿易公司等入駐到了上海灘。他們利用這些冠冕堂皇的“正規”公司,以販運鴉片起家,在外灘一帶興建洋樓,開設洋行,逐漸成為上海港新的主宰者,並在這裡劃定了各自的租界。如果把最早在上海設立的英、法兩個租界加起來,按其長計算,大約正好是十華里。“十里洋場”的名稱,正是從這時候叫起來的。

以租界為標誌的“十里洋場”逐漸得到了繁榮和發展,進而使上海灘成為了外國資本主義在華活動的中心。殖民主義者先後修築了跑馬廳,開闢了南京路。他們還在這裡開設銀行、興建大廈,大搞房地產買賣等投機活動,全面壟斷中國的金融財政。為了宣揚西方的文明,“十里洋場”裡還出現了包括新聞、出版、電影、文化的許多機構,甚至舞廳、夜總會、妓院等等。這一切,都給“十里洋場”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終於成為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代名詞。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1章 中華巨龍待飛騰

陳耀揚看著眼前的一切,又聽北川景子介紹,先是大驚道:“這就是‘十里洋場’?”隨後又嘆了一口氣道:“中國人的地方,想不到竟然成了這般模樣。哎!這條東方巨龍到底還要沉睡多少年才會騰飛啊!幸好中國人還能團結一致,不然照此下去,中國在未來將會成為第二個蘇聯了。”

北川景子看陳耀揚感慨萬千的樣子,詢問道:“你在說什麼呢?什麼東方巨龍?什麼沉睡幾十年?”

“沒,沒什麼,只是看到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大都是異族外侮的商鋪店肆有點傷感罷了。”說著,他朝北川景子望了過去,見她低垂著頭,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言語已經傷害了這個善良的日本姑娘,趕忙道歉道:“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