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著幾十口人的墳井上方,地面上,以一定軌跡排列的七盞燈熄滅了,如一灘爛泥倒在那裡的關啟良,腦袋歪斜,雙臂無力垂落,臉色比死人臉看得還要可怕,眼看著有氣進沒氣出,迴光返照,顯然還是沒有降臨到他身上!
我一爬上來,等待焦慮的阿顏衝上前,幾乎是一把將我抱住,開口埋怨,說我太魯莽,怎麼就敢直接跳下鬼怨井,命都不要了?
我,“……”
孃的!
冤枉啊!
誰說我自己跳下去?明明是被餘傻子暗算,被他一掌推下深井。
對此,餘傻子沒有半句道歉,視若無睹,徑直走向關啟良身側,他蹲下身,湊近過去在關啟良耳旁說了幾句話,原本油盡燈枯的關啟良,猛地睜開眼,渾濁的老眼裡,閃爍著熾熱的光芒,整個人就好像燃燒一般,霧氣騰騰,看得我們其他三人目瞪口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該啟程了!”關啟良起身,動作敏捷,臉上來了精氣神。
“我要緩幾口氣!”餘傻子一屁股端坐下來。
滿頭白髮的關啟良不理他,走向鬼怨井,如餘傻子先前一樣繞圈,在那一圈又一圈徘徊著,目光注視鬼怨井底部,望眼欲穿的表情。
“老崔,你說餘傻子說了什麼?就讓人迴光返照了?”邱子健小聲問。我無法回答,只是說了我們兩人在墳井深處的悚然經歷。
其實。
餘傻子沒入惡臭腐液,消失了半分鐘,期間他遭遇到了什麼東西,我並不清楚。
“鬼氣森森的井底,估計有關啟良牽掛的東西。”阿顏說。
“你們三個娃子!”
“別愣著!”
“準備些東西。”
“兩碗飯!”
“倒頭飯!”
“吃完我們好上路!”
……
昏暗中,餘傻子說了幾句話,聽到“倒頭飯”時,我心頭莫名一條,也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邱子健詢問,要倒頭飯幹嘛?人又沒死!就算要準備飯食,也該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吧?
舊俗人初死時,家人供祭的食物稱"倒頭飯"。
人死後,馬上行沐浴更換壽衣,移於靈床。
靈床前,置一祭桌,設“長明燈”,擺供、上香、放“倒頭飯”。死者子女要身穿白色的孝服,日夜守候在靈床前。再由亡者長子,手持夾帶黃表紙或香的高粱秸,全家的孝子都要放聲痛哭,同時大門外要放一隻紙馬,將其燒掉,意為讓亡者騎馬歸西。
接著用大麥或大米煮成半熟的一碗乾飯,把半熟的米飯盛進碗裡,壓實,取出來後成一個碗的形狀,倒過來放在碗的口上面,豎插上一雙筷子,放在死人頭前,稱做“倒頭飯”。
關於起源來歷,說封建舊時代,有一對夫妻流浪討飯,來到一個小鎮上,這年是冬天,又餓又冷非常無助!夫妻倆人就商量,應該找點事給別人當夥計,有手有腳餓死太可憐了,兩人說今晚如凍不死,明天找事做。兩人依在牆角過夜,到了第二天早上,妻子怎麼也喊不醒丈夫,於是就大哭命苦的相公,哭著哭著心想相公和我在一起,受了一輩子苦,到死也沒吃上一口飯,想到這她挨家挨戶去討飯,走了很多家都很窮。
走到一個土財主門口,她把這事講訴一遍,財主聽了很同情,吩咐下人給她弄一碗乾飯扎雙筷子,表示對死者的同情!財主告訴婦人你對你丈夫這麼忠心,他死了倒頭了就叫"倒頭飯"吧?婦人連忙跪地道謝,財主說不忙謝,我幫助你把他葬了吧?你無依無靠以後留我家做事你同意嗎?這位婦人答應了。財主喊了幾個夥計把這相公給埋了,婦人就在墳頭放這麼一碗乾飯,上面插作一雙筷子,當地人很好奇,紛紛議論這時財主說了全部經過,人們聽了很感動,從此以後當地人就把這件動人的事,流傳至今這就是倒頭飯來歷。
……
邱子健的牢騷沒發完,閉目養神休息的餘傻子卻是怒了,面紅耳赤,瞪大瞳孔,渾身骨骼都在嘎巴響動,第一次見他發火。
餘傻子怒狀好一會,才開口說他們又不是要被押赴刑場砍頭,用不著斷頭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別那麼多牢騷廢話。
被一個“傻子”怒火咒罵,邱子健也只能憋著。
畢竟這位“傻子”本事很高,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
準備飯食。
不用離開地底倉庫。
因為昨天下午,阿顏與邱子健從樹洞通道下來時,身上帶了些食物,並且,為了提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