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木樁上,屍體僵硬的道士有名號,就可在他手上銅劍——布衣子!
聽起來,不像是道士名號,感覺是古代丐幫弟子。
孟瞎火開口了,說他名號帶著一個“子”子,肯定是一個隱士高人,為此,還打了一個比方,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
在我看來,這八竿子都打不著關係啊!
在我們議論時,突然覺得腦袋瓜子一涼,一陣陣冷氣席捲全身,本能的反應,我們快速後撤遠離身前那個站在木樁上的“道士”!
回望,原本已經是“屍體”的道士,居然睜眼了。
渾濁的瞳孔內,逐漸有光芒在閃爍,不到半分鐘,道士布衣子的臉龐更是有了色澤,四肢也在輕輕動彈,正在快速甦醒的畫面。
死去的。
這能活過來嗎?
是不是陰物作祟?
孟瞎火卻搖頭說不是,解釋說單就木樁上鑿刻的“守神咒”,就不是誰都能靠近的,即便是怨念交織的厲鬼,恐怕也只能敬而遠之。
這時,白連旗說話,綠色臺階的另一側盡頭,那個吊在空中的僧人,居然也活過來了,扭頭望去,僧人已經落地,黑幽幽的臉龐,看起來猶如一代墮落黑化的惡僧形象。
僧人的注意力,則全在對頭的道士身上。
“他們……不是要火拼吧?”我說話時,一僧一佛已經動了。
只是,他們的爭鬥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並沒有傳說中飛簷走壁、氣運五雷、佛光普照等等神鬼莫測的法術,近距離惡鬥,與原始人的肉搏無異,唯一多的,就是他們有武器,動作更快一些罷了。
孟瞎火與白連旗也看傻了,瞪著大眼,一副表示懷疑世界的眼神。
“真見鬼了!”
“怎麼回事啊?”
“我們碰到假道士假和尚了?能在渡鴉嶺這片土地出現,不可能沒有本事吧?”
“還是當年創傷太重?元氣十不存一,所以無法發揮?”
……
說實在話,我更在意的,是這一僧一道為什麼要火拼?
都殘缺成這個鳥樣了。
惡鬥還有什麼意義?
對此,孟瞎火說了他自己的猜測,可能是道義、佛義的理解不同,為了維護各自信仰,所以才一言不合就打起來了吧!
關於佛教、道教,我雖然不是道士,不過作為炎黃子孫,信仰祖宗,信仰炎黃,信仰我們自己的民族,我更傾向於道教。
道講今生,佛說來世。
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一二,佛說什麼都要放下,來世得好因果,但是這一輩子都不奮鬥,不去努力,那我們的文明怎麼拓新傳承?
道教中不僅僅男女平等,眾生也平等,在其他宗教中,男女都不平等,更不要說眾生平等了;既然道教認為眾生平等,那麼就要以慈悲心來看待這個世界,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不是說逃避,不是說把這些問題推說給前生後世。道講今生,今生就是要幫助大眾百姓解決問題。
人間疾苦。
佛教可以推諉,其他宗教可以推諉,道教拒絕推諉。我聽爺爺說過,道士是最苦逼的行業,需要真正去幹活的,而不是肥頭大耳的享受供養,因為祖師爺都是由人修行成神,所以,祖師爺也關注著人間疾苦,所以要求後輩道士都要去身體力行去做。佛教中聲聲供養是功德,到最後自己吃的肥頭大耳,最後供養的究竟是佛陀還是和尚,說白了,供養和尚而已。供養真的沒什麼功德,只不過是讓自己純正信仰,如果為了供養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大質量的降低甚至迷信,那麼才是最可怕的。
除此之外。
佛教中並沒有什麼驅邪除魔的術法,最多就是散怨超度一下。但道教收拾鬼物精邪的手段就太多了,各種經懺、齋醮、符咒。所以佛教的角色,大多是以祈福、祭祀為主,而奮鬥在驅邪鎮煞第一線的,大多是道家人。
“嘭!”
“噗!”
……
樹冠之上的“火拼”,很快落下帷幕,兩敗俱傷,道士與僧人的胸膛位置,都再次遭重,原本的傷口,再一次加深加寬,不斷有血往外冒湧,很粘稠的血液,根本不像是活人體內流淌的鮮血。
更詭異的是。
僧人的血是金銅色的,而道士的血更不可思議,黑白色澤,流淌時,彷彿形成一種一黑一白的太極形狀,讓人不得不目瞪口呆。
“孃的,你們以前都吃什麼的?能流出這種血?吃金銀財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