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章 死人財法門

呃!

這我也沒法子啊!

布衣子可是修煉了幾十年的道士,一身道韻,超凡出塵,自然有將腐朽化作神奇的能力。

很快。

一摞“四方冥錢”只剩下七張,結果不盡人意。

“傳度——授籙!”

布衣子似乎看不下去了,眉心一橫,下定了決心,說了四字後轉身離開,進入了旁邊小木屋內,裡邊也傳出翻找物品的聲音。

“傳度?授籙?那我不是也要做道士了?”我愣在原地。

道教的入門,在以前十分嚴格,不是誰都能入檻進門的。

當然。

到了現在這個年代,想成為一名道士相對容易得多,畢竟時代不一樣了。

所謂的傳度和授籙,是道教千餘年來形成的一種傳承法規。

說白了,就是拜師學藝的過程。

傳了度,授了籙。

也就算是完成了儀式,日後在此門,學此藝,要守規避忌。

這個過程分三步;

第一是法天地,敬祖宗。

道教是從中國遠古的自然崇拜和祖宗崇拜延襲發展而成的宗教。道教的一切規儀,無不體現著法天地、敬神明、尊祖宗的教義思想。

授籙必先設壇,而這個“壇”就是用來祭天的。《說文解字》雲:“封土為壇,除土曰墠”,合稱“壇墠”,也就是土築的臺子。古人“燔柴於泰壇,祭天也。”

這個“廟”,就是祀奉祖先的。

壇分三級,象徵三天三界;又立四柱,謂天地日月;設八門十方,為昊天諸神、斗宿星君,上五供,象徵四季五行,這便是尊崇三界,朝禮萬神之義。

……

第二是明師承,皈三寶。

師承法派是中國本土宗教的獨創。在民間,宗枝傳承則稱為“字輩”。佛教融入中國的本土文化之後,也有師承法派。這種師承法派,既體現了古代的宗法思想,也從一個側面記載著宗教的傳承歷史。

傳授經籙,指的是稱為“道、經、師”三寶。

據我所知,古代傳授經籙,要求籙生要齋戒沐浴,抄寫經文,而且要“精校分明,慎勿漏誤”,就經籙的內容來看,基本是以太上老君《道德經》為主。授籙,不是單純是授給一個法職,而是對道教以道為本,以德為用,勸化行善,濟國利民的教義思想的宣教。

……

第三個是最後一步,受戒律,發誓願。

主要是指發“十二願”:一願乾坤明素;二願氣象清圓;三願主躬康泰;四願融洽八埏;五願天垂甘露;六願地發祥煙;七願四時順序;八願萬物生全;九願家多孝悌;十願國富才賢;十一願籙生受福;十二願正教興行。

……

這裡不是外界,資源有限,布衣子只是佈局了一個簡陋法壇。

過程也很簡單,能省的都省了。

完成後。

布衣子給了我三粒不知成分的“道丸”,說是能讓我開竅。

吞下後,布衣子便讓我跟著上路了。

我問去哪裡?布衣子卻說他時日無多了,死前,要一掌鎮壓此地詭異。

往參天古樹更高處走的時候。

布衣子變了,整個人的氣勢凌厲無比,大有一種遇神殺神的嗜殺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