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銅殿養屍

吸血鬼雀死了,剛飛回一根根巍峨悚然的銅柱區域,發出幾聲悽慘尖嘯,跌落地面,翅膀幾下撲騰就已沒了氣息,甚至,在我和痞氣青年的注視下,吸血鬼雀的屍體,很快化為一灘膿水,瞬息腐朽。

“它吃錯藥了?”痞氣青年一臉懵逼說著。

“它的腹部,被一根鋼針鑽裂了!內臟一團糊。”我將鋼針一點點抽出,不敢用手接觸,生怕上邊有毒,窒息觀察後,發現鋼針上居然有字……鬼遺!

古代繁體字。

一筆一劃鑿刻得很方正,可謂橫正弧圓,頗有古代儒士雅風。

“這種鋼針叫做鬼遺針?”痞氣青年問。

“不是!應該是一個人的名字,或者是字號!”我開口回道。

“歷史上,有姓鬼的嗎?”痞氣青年問著。

沒到三秒鐘,這傢伙又自言自語,說他忘記了,是有鬼姓的,歷史上的鬼谷子不就是?聽到這,我直接白了他一眼,鄙視道,“你妹!你丫的沒有初中畢業吧?人家鬼谷子不姓鬼好不好!”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姓。

歷史上卻是是有的,字是這個字,讀法並不一樣。鬼,讀音作kuí,古音讀作wěi,但不可讀作guǐ。

鬼姓淵源,據說源於姜姓,出自炎帝衍支鬼氏的母系任姒之後鬼臾區,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

“鬼”字的古義,就是精靈。實際上,古人認為“鬼”是人死後的靈氣,可以為神祉,可佑後人。最早的“鬼”,就是母親死後的遺留形象,是母系氏族社會中的精神支撐文化之一,後來,逐漸延伸為對所有死去之人靈魂的稱謂。因此,“鬼”與非人族所形成的“怪”決然不同。

古人對“鬼”是崇敬祀奉,因“鬼”是逝母,何懼之有?人類所懼怕的並不是鬼,而是不知為何物的“怪”。後來,人們將農曆7月7日定為“盂蘭盆節”,舉族祀奉悼念逝去的家族親人,俗稱“鬼節”,屆時人們沿河放燈,映河緩去的如星燈火,寄託了在世人們的情思,照亮不知身在何處、但一定會通橋轉世之“奈何橋”的逝人。

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後,“鬼”逐漸演變為人類族群的象徵,典型代表就是象徵炎帝衍支的鬼氏部族,即苗裔鬼娃部落,該部族女酋任姒即為其代表,在史籍《古今人表》中所記載的名人鬼臾區,就是該部族的典型人物。

……

第二個淵源,傳說出自古狄族,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周圍狄族媿氏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文獻《殷周金文整合》中有記載:“倗仲作畢媿媵鼎,其萬年寶用。”從清末史學家王國維開始,不少學者皆認為媿姓即晉國“懷姓九宗”的懷氏,屬於諸狄後人。

春秋時期,晉國之封地境內多有狄人,就如魯國、衛國建立於對殷民的統治一樣。在晉國境域以外,還有遊離的許多狄族,如春秋時期赤狄別種廣嗇咎如等,這些狄族人多用隗、媿為姓氏國。在史籍《國語·鄭語》記述西周末幽王八年時候的列國形勢中說:“當成周者……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

顯然隗就是媿姓的倗,一國而兩名。

因其“隗、媿、倗、傀、懷”各字在古代與“鬼”字通義,後人有將隗氏、媿氏、倗氏、傀氏、懷氏等簡文為鬼氏者。

……

到了現代,據說鬼姓的一位祖先叫鬼臾區。

鬼臾區是傳說中的上古醫家,黃帝之臣,他擅於五行之說,為神農氏後相傳十世之世醫。鬼臾區的後裔子孫,就以其先祖所出部落名稱為姓氏,稱鬼氏。鬼氏族人皆奉鬼臾區為得姓始祖。

名為鬼遺的人,或許也是這一位鬼氏祖先的後代吧!

一番商議後,我決定去那邊吸血鬼雀被殺的區域看一看,畢竟現在,我們也沒有其他的路,往前走,說不定還能找到不知所蹤的陳長生與卓青遙,對於我的提議,痞氣青年沒有拒絕。

走了十幾分鍾,才出了銅柱區域。

盡頭這邊,是一片死氣沉沉的荒涼地帶,溝溝壑壑,崎嶇縱橫,光禿禿的土地沒有一株植被,這裡是地底深處,不見天,長不了綠色植被也算正常,

“銅臺?”痞氣青年忽然開口。

我也看到了,在我們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圓形銅臺,一丈多高,漆體散發古銅色澤,上刻有許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刻紋。

因為籠罩在茫茫夜色中,黑霧騰騰,形似古代祭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