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上,同時,吩咐我平靜心緒,精神內斂,用心內望自己腦海裡出現的畫面。
“轟隆隆!”
我正吞吐氣息放鬆心緒時,腦海中,忽然有幾道雷鳴炸裂,嗡嗡嗡發響,一陣天旋地轉之後,腦海之中,出現了一個無比巍峨宏偉的世界。
彷彿原始古老的迷濛天地。
猶如十億年前的一片鴻蒙虛空,只見天,不見地,周圍都是漫漫雲霧,讓人彷彿置身在九天之上,來到了傳說中高天的神聖之地。
雖然是在腦海中顯現的畫面,可是,無比真實,在我看來,恐怕只有瘋子才會勾勒出這麼一副巨大畫面,突兀間,周圍一切都在顫動。
鴻蒙虛空之中,萬界星河之內,諸天星光的沐浴下,沉睡著一個巨人。他一襲紫衣,風采絕倫,一呼一吸間,無數星河破碎、重生。
在他巨人之身上,開闢了億萬大陸、山川、古城、仙域。無數比螞蟻更小的仙人,跪拜於地,齊齊敲響晨鐘,虔誠向虛空禱告。
……
意猶未盡時,青衣女子撤回手指,我睜開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現在,你不會認為六十四法,還是無法修煉吧?”青衣女子說道,我站在原地,點頭不是,搖頭也不是,最後只是胡亂應了一聲。
見我精神恍惚,青衣女子說道,其實我不必太過震撼,畢竟那是映襯在腦中的畫面,一切當不得真,現實裡,也不會有那麼一個通天巨人。
還說剛才給我演化的畫面,屬於是“盤古開天闢地”的古老事件。
我問道,“前輩,你真能飛天遁地?”
這是一個傻問題,我還是問了。
青衣女子答道,“不會!”
我再問,“你掌控了言出既法,也不能呼風喚雨等等堪比神明的法門?”
青衣女子繼續搖頭,“人力有限,豈能如願。”
緊接著,青衣女子又說我的本事,在撈陰門一行中屬於高手,可是見識實在太短,目光短淺,導致所修的法術,空有其形,無法發揮應有威力。
她還舉例說我與灌頂怪物一戰,如果是她出手,根本不用大喊大叫殺上去,一個眼神,穿魂裂魄足以,還說我出手雜亂無章,比如陰陽碎金吟、死人財、鐵牛犁地等等,看著威猛,看著有力量,實則弱得很。
我開始一次次施展自己法門,青衣女子點教,真有寸進。
半天后。
才算是步入正題,這一次,輪到青衣女子傳授六十四道法,透過與她接觸,我真正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及學無止境的道理。
第二天,六十四法傳授完畢,見我還沒完全得成“神明位”,青衣女子在罵了我一遍太蠢之後,又開始講解一些更高深莫測的古法。
青衣女子看著不過二十七八年紀,一言一行,堪比一位風範宗師,知識無量,見識無窮,本事無盡,與她接觸期間,換做一般人,估計要將她當做神明對待,要頂禮膜拜,奉上牌位香火了。
“大衍之數。”
“那般簡單的道理,你怎麼就學不會,真是榆木疙瘩一個。”
“再背,再參,再悟。”
青衣女子氣呼呼說著,對此,我只能故作無辜,無力反駁。
真正的“大衍之數”,其實不簡單,難,很難,非常難,真的特別難,那是幾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結晶,暗藏無盡天地妙理,想讓一個現代人,一天時間全部掌握,我覺得青衣女子對我的期待,有點高了。
"大衍之數"一詞出自《周易繫辭上傳》:辭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仂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仂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周易的魅力在於其蘊涵的哲理性,周易的哲理性又依附在卦畫的變化上,而卦畫的變化又是基於策數的推演,而策數則是由:"大衍之數五十"和"天地之數"兩組數決定的。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數字化時代,其實早在三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用數字來表達這個世界了。
由於"天地之數"的來歷在易傳中講的很明白,但"大衍之數五十"的來歷,卻沒有說明。這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猜想:
鄭玄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五行通氣,凡五行減五,合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