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時的價,人均只有元。過了49年,該村的13戶,50位畲族同胞人均只拿到不足50元的移民安置費。中國人的水庫移民安置就這麼廉價?1956年至1972年國家共支出一億多元的移民投資經費到哪裡去了?據查淳安、建德、桐廬、開化等縣和浙江省民政廳等單位挪用、借用和管理紊亂核銷了新安江水庫移民投資費二千六百多萬元,這一筆巨大的數字使新安江水庫原遷移民每人至少少拿了安置費百元以上。譚震林副總理曾十分嚴肅地指出:“我們在新安江水庫移民工作中,有很多嚴重的錯誤、缺點。水電部、省、地、縣都有責任。首先是水電部,光管建設,沒有關心移民問題,光花錢,沒有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最終,國務院給了新安江水庫移民工作定下“移民工作做得不好”的結論。
這裡最值得敬佩和歌頌的不僅是淳安的新安江水庫移民,還有肯收留他們的、同喝新安江水的安徽同胞和井岡山下的兒女,是他們以大局為重,才使十多萬新安江水庫移民重新安居下來。資溪縣草坪村老黨支部書記丁宗盛曾感慨地說:“我們敬佩浙江人的勤勞,我們佩服浙江人的智慧,我們內心歡迎浙江人。”正是他們這代老人無私地接受了新安江水庫移民,他們和他們的後代為新安江水庫建設做出的犧牲和奉獻也是巨大的。
一位哲學家曾說,那些表面看上去雄偉壯麗的事,引起成千上萬狂迷歡呼的事,它們的內在所承載的,不過是一種壯麗的“貪婪”。現在新安江水庫這庫碧水不僅是淳安人的驕傲,也是給世人留下了一筆永存的巨大財富。但我們不能忘記創造財富的浙江、安徽萬新安江水庫移民、還有移民史冊上沒有記下的原淳安、遂安移民的父輩們。
《人民日報》原社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邵華澤在《淳安縣誌》序中曾寫下“在修建新安江水庫時,先後有二十幾萬淳安人別離自己的故土和鄉親,移居他鄉。他們在心靈上所受到的震動和重建家園中遇到的艱難,是不曾親身經歷過的人所難以想象的。今天,他們已同移居地人民親密相處,融為一體。但淳安仍然是他們的‘根’。他們不會忘記淳安,淳安人民也時刻惦念著他們。”
記下父輩們的悲壯,一直是我這位淳安遊子的夙願,也是邵華澤等淳安父輩們的一再囑託。歷經二十多年的苦磨,上京入滬下江西,奔皖訪淳去麗水,高階訪談,鄉村串門,歷經千辛萬苦,行程兩萬多里,跨越浙贛皖三省八個市(地),走訪二十二個縣的近二百個移民村,踏進了一千戶散落各地的新安江水庫移民的門檻,記錄了大量新安江水庫移民的真人真事,他們的親身經歷催人淚下。把這一切奉獻給讀者,目的就是讓大家在領略千島湖那漣漪盪漾的湖光山色的同時,記住曾在淳安土地上生活過的那些人。
謹以此書獻給50萬新安江水庫移民和他們的子女們。
並告慰九泉之下的移民不幸者。
共和國將永遠記住中國這一段工業起步的悲壯歷史。
改變中國“一窮二白”面目,“這是一種責任,否則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就要從地球上開除球籍。”1957年毛澤東講這番話之前,就曾提出了“十五年趕上或超過英國”的豪言壯語。動力嚴重不足,趕超英國從何談起?開發新安江擺上了中國決策者的案頭。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毛澤東點題(1)
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我們從孩提時代就知道了。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髮明的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個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一天被定為人類的電燈發明日。
電燈發明1010天后,上海外灘亮起了15盞電燈。中國電力工業由此拉開了發展的序幕。伴隨著民族工業的發展,電力發展很快呈現星火燎原之勢。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杭州拱宸橋畔的世徑繅絲廠,引進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直流發電裝置供生產照明,浙江的第二個“太陽”從此升起。
浙江可謂毛澤東的“第二故鄉”,他自第一次到浙江嘉興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就對十多萬平方公里的浙江大地產生了感情。他生前曾四十多次來到浙江,在杭州主持召開黨的重要會議,會見重要外賓,起草或主持制定一系列歷史性的光輝文獻,莫干山麓,杭嘉湖平原,西子湖畔留下了他厚實的足跡。
1954年3月,毛澤東在親自起草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之後。如釋重負,一身輕鬆。在離杭的前一天,年過六旬的毛澤東在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陪同下視察了紹興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