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蘇旨有太多話想說想問,不好直接找秦朝,只好找慕容阿碧。兩女很快便成了閨中密友。
也成了玩友,越來越習慣在一起逛街。反正可以拿秦朝的錢不當錢花,蘇旨心裡多少有些報復的痛快——誰讓他年齡大不了自己多少,輩分卻平步登天,高自己足足兩輩!
這天,蘇旨逛了半天街,回家見母親在修煉丐幫‘降龍二十八掌’,不由好奇道:“娘不是說,只對這‘降龍二十八掌’還有點感覺,特別是其中的十八掌嗎?”
問是問母親,等卻是在等父親的回答。蘇軾放低了聲音道:“是有點感覺,是微不足道,但你說,要找到這點感覺,是大沙漠裡的一粒沙易找,還是手掌心裡的一粒沙易找?”
蘇旨不知父親在說什麼,百思不解,正準備放棄,忽然靈光一閃,悟了。
雀躍道:“武功懂得少,沙裡淘金更顯真知灼見!”說完才覺得不對,補充道:“武功懂得少是一方面,但同時必須具體極高的功力,其次是靈感,再次是眼力,缺一不可。”
“不錯!你也知道動腦筋了。”蘇軾道,“你娘現在學的不再是丐幫那‘降龍二十八掌’,而是比程咬金三板斧還三板斧的‘降龍十八掌’……”
蘇旨聽過父親的講解,才知‘降龍十八掌’有眾多版本,母親選的是氣功版‘降龍十八掌’。還藉助這特殊能力,與秦朝一起升級‘降龍二十八掌’,新命名‘降龍三十六掌’。
卻不知,秦朝這麼做更主要是想送黃蓉,叫她想拒絕都拒絕不了這份大禮。這套氣功版的‘降龍三十六掌’,威力絕倫,從中隨便拿出一掌都足以媲美密宗‘大手印’。
換句話說,只學這一項便抵得了學會三十六絕技——雖然只限於掌法。
直到這時候,秦朝才覺得降龍三十六掌有資格與三十六路打狗棒齊名。
這套降龍三十六掌問世,王閏之功勞不小,卻也不必學會,只學十八掌足以。湯總鏢頭便是貪多,卻不是全然無知。最後把內力全送給了王閏之,卻還得感激她救命之恩。
‘降龍二十八掌’的招式,簡單易學出了名,真傳難得更出名。秦朝也覺得招式不難,難的是缺少王閏之那一點感覺指正。蘇旨之‘旨’,便是‘指’字缺一‘手’。
蘇軾希望女兒能自己把那一手補上,這對王閏之來說卻像是天生。從小便像是得了人生‘指南針’,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迷失方向,最艱難困苦都不怕走不出困境。
‘降龍二十八掌’有眾多版本,蘇旨不是很願意相信,直到父親提起大相國寺的‘降龍掌’,終於不得不相信,心道:“蘇旨便不只一個,別人也可以用這姓名,但丐幫只一個。”
“娘怎麼不學‘打狗棒法’?”蘇旨道,“仗著功力高,恃強凌弱非好漢!”
蘇軾知道她這是明知故問,想學了去欺負那些功力高的人,微微一笑道:“你娘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漢,我就喜歡見女人恃強凌弱。以弱勝強太冒險,最好是不得已而用之。”
第十四章溫飽難施粥趙九
事實主要是秦朝不推薦,怕出現書中鳩摩智那慘況,雖然他是學了‘少林七十二絕技’後再學《易經筋》,不是學了丐幫‘降龍二十八掌’後再學‘打狗棒法’,道理卻相近。
即便不存在無名老僧說的武學障,只看普通財寶都隱藏有災難,便知禍福相依,事實收不收都一樣隱藏有福有禍。小寶小福小禍,大寶大福大禍。無寶無禍,無禍非福。
收還是不收?
這問題在一般人眼裡很可笑,在秦朝看來卻性命攸關。書中有吐蕃國師鳩摩智的例子,現實中有‘天下第一總鏢頭’湯城的例子。秦朝最大膽都只敢自己試,不敢叫王閏之試。
‘打狗棒法’能名列‘降龍二十八掌’之上這麼多年,不是沒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秦朝不好再笑話鳩摩智和湯城,這類劫難隱藏太深,積累太慢,爆發太猛!要發現不難,但只見冰山一角。除非有親身體會,如湯城一般,卻已經晚了。
最怎麼深知內情,要沒這親身體會,要沒這錯誤教訓,隨便別人怎麼說都還是忍不住貪多。不然便像秦朝過去玩遊戲一樣,只一套基本劍術就夠學上許多年,風雨不改。
那還是情況特殊——在擬真遊戲的高階虛擬空間中,時間獲得了十倍以上的加速。
由此可見,二十三世紀末的科技有多發達,《天龍八部》卻是成書於二十世紀中。
十一月十一日,養生堂前多出個粥棚,天剛朦朦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