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一方沒有翻譯,自己代表德意志發表意見,多少也有些不倫不類,看著法蘭西的安德烈一臉調笑,巴夏禮這邊的臉色,就更為難看了。
但談判是大事,按下了心中的尷尬,巴夏禮將楊猛的話翻給了德意志的使節,之後再由德意志的使節,翻譯給自家的老闆,德相俾斯麥。
兩句話之後,談判就陷入了僵局,楊猛這邊上來就主攻德意志,毫不理會英法的提問,讓英法的兩個大人物也有些撓頭,德意志的狀況,身為歐洲世界主導者的英法都清楚,若是德意志退出三國聯盟,只怕將來的事情也難辦吶!
雖說有些攪亂局勢,但清國的這位楊公爵,卻很是難纏,除了德意志的發問,他們不回答英法兩國的任何問題,四國一起談判,現在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隨著會場內的局勢陷入僵局,俾斯麥那邊,也拿出了地圖,隨著這位的指指點點,德意志那邊的使節,也不住的點著頭。
談判基本是開放的,德意志一方也不怕英法知道自家的打算,聽著德意志使節,將俾斯麥的意見用鷹語轉達給巴夏禮之後,楊猛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俾斯麥不愧是當今世界的人傑之一,見事不可為,他果斷的放棄了沙俄,只是對大清一方,做出了一些要求。
“以伏爾加河為界,此後清國勢力,不準跨越伏爾加河!”
巴夏禮有些憤恨的說出了俾斯麥的意見,德國佬就這樣放棄,讓他心裡很是不忿。
“不準跨越,這話有些絕對了,沙俄一方不會放棄反抗,這樣吧!伏爾加河以西一百公里,只要德意志一方答應,在此後的勘界條約之中支援我大清,那這一百公里的承諾,百年之內不會變更!”
俾斯麥的果斷,讓楊猛也有些撓頭,這位對局勢的分析是極為獨到的,所佔的位置也是極為微妙的,德意志的海軍不是很強,只怕在歐洲世界的海上攻勢之中,德意志也不會投入太多,這樣一來,德意志在未來的戰爭之中,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若是英法組織的海軍戰敗,德意志的崛起計劃,阻力就小了很多,若是大清戰敗,德意志一方也可以瓜分到一定的利益,對局勢判斷如此清晰,有了俾斯麥的德意志崛起也是不可阻擋的。
沙俄,楊猛起初也不打算滅掉,吞併沙俄的大半領土,歐洲諸國可以坐看,但滅掉沙俄,無疑就是要對上整個歐洲,而且有了沙俄這個屏障,在不遠的將來,楊猛這邊也不虞對上德國戰車,有了這樣的屏障,就是交好德意志的基礎。
隨著巴夏禮的翻譯,俾斯麥那邊點了頭,英法兩國的格萊斯頓與斐迪南,臉上就沒有什麼好顏色了,這才是談判的第一天吶!德意志的退出,勢必要影響英法的謀劃,可德意志有其自身利益,對此格萊斯頓與斐迪南,也無可奈何。
世界格局、歐洲格局,俾斯麥無疑是選擇了歐洲格局,清**隊的戰力很強,更恐怖的是他們的數量與戰爭方式,楊猛的屠滅戰法,是俾斯麥選擇妥協的主要原因,德意志離著沙俄太近,一旦翻臉,沙俄根本擋不住清**隊的攻勢,當戰火燒到德意志的時候,英法兩國恐怕也會像現在一樣作壁上觀,俾斯麥可不想德意志成為第二個沙俄。
幾百年前,韃靼鐵騎突入萊茵,可沒見英法兩國的援助,如今這清國雖說沒有海上優勢,但他的陸上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一旦開打,以如今德意志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這樣規模的戰爭。
被改裝的德萊賽,也是俾斯麥做出決斷的原因之一,一把超過野戰炮射程的步槍,對陸軍的威脅太大,俾斯麥那邊已經做出了評估,即使現在大規模投產,想要用新型的德萊賽裝備全軍,至少需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兩年之內,德意志的陸軍是無法與清軍對抗的,一旦對上了,戰損的比例過大,這樣的戰爭,多少有些智慧的國家,就不該參與。
“多謝俾斯麥首相的支援,之後大清必有厚報,勘界條約簽署之後,楊猛必有厚報!”
擺平了德意志,楊猛這邊也是笑意盎然,大清沒幾天了,但他楊猛的時間還很多,相信德意志也需要他楊猛的厚報。(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五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下)
對於清國楊公爵的許諾,俾斯麥也回以心中瞭然的笑容,不說別的,單單一把德萊賽,兩國之間就有許多需要合作的專案,全面引進與自個兒琢磨,時間的跨度上,是有很大差別的。
見俾斯麥與楊猛那勾搭成奸的可惡笑容,格萊斯頓與斐迪南都有些痛恨,但涉及到一國的利益,這兩位也知道,個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