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的對沖交易,可以實現在毫無風險的狀態下進行套利。
從邏輯學角度看,這套理論是完全正確的,甚至十分接近真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數學天才們利用該理論在1994年~1997年的4年間實現了28%~59%的年收益率和總計185%的回報率,在華爾街創造難以置信的神話。兩位合夥人默頓和斯爾斯在1997年獲得的諾貝爾獎更令華爾街對該理論的推崇達到極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也成為華爾街最耀眼的明星。其時其勢,誰與爭鋒?
但永珍輪迴。正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如中天之際,厄運也很快降臨。1998年的8月21日,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虧掉了億美元,緊接著的1個月內,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輸掉整整45億美元,將自己打入了萬劫不復,並且幾乎將華爾街整個拖入深淵,原因何在?(以上來源:易文網)
這就是華爾街投資精英投資失敗的典型案例。作者引用上面一段話,借這段話來分析他們的理論本身存在的缺陷,同時說明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①理論上的第一個缺陷是他們的理論違反了股價和股價的趨勢是不可以預測的基本原理。他們認為“任何金融資產在某一時間段內可能出現的價格上升或下跌的幅度是可以推算出來的”。如果市場上有一種技術和方法能預測股價和股價的趨勢,市場將沒有交易。默頓和斯科爾斯兩人領導的投資公司沒有把最壞的情況考慮進去。正是這種最壞的小機率事件成了公司的殺手。
②理論上的第二個缺陷是沒有認識到股市和期貨市場上的價格是人為控制的,誰的資金大誰就是贏家。在市場上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事。2006年的期貨銅從每噸3萬多元漲到8萬多元,金融危機中,上證指數從6124點跌到了1600多點,誰又能預測到呢?
由於理論上發生了錯誤,在實際操作中又過於相信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在操作中就產生了滅頂之災的錯誤。
③理論上的第三個錯誤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資金,把自己有限的資金管理到無限大,在投資出現最壞的浮虧情況下仍有資金補倉;而是採用反方向的資金管理模式,把有限的資金透過借貸無限地擴大。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投資方法其實非常簡單,當發現證券現貨與期貨價格的偏離時,根據未來的變動趨勢發現對沖套利機會,然後運用財務槓桿放大套利。在大機率事件上下重注,並無限制地運用財務槓桿放大。當發生小機率事件時就會產生巨大的風險,將造成巨大的金錢損失。
十、華爾街神話的現實反證(2)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自有資本是40億左右,而其資產總額卻達到1400億~1500億元的規模,財務槓桿比例高達30倍甚至更多,應該說這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的直接原因。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考慮在最壞的情況下的小機率事件,在發生小機率事件時,還有資金接單。
美國的金融業執世界之牛耳,華爾街的金融創新更是領世界之*。如今,“次貸危機”超級金融地震正重創美國的金融業,“金融海嘯”更讓華爾街哀鴻遍野——這場堪稱“百年一遇”的危機,正向我們展示著華爾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雷曼兄弟等百年老店,為何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答案是:泡沫——華爾街自己吹起的巨大泡沫,以及對泡沫膨脹袖手旁觀的監管者。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為哈佛大學教授的羅格弗一針見血:“費解的金融品、遲鈍的監管者、神經質的投資者,這就是21世紀第一場金融危機所包含的全部內容。”
所謂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次貸),是指在按揭市場上信用等級較低的借款人申請獲得的貸款。這些借款人或是信用狀況較差,或是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或是其他負債較重,因此貸款給他們風險較大,貸款利率也更高。當房地產景氣上升,相互競爭的抵押貸款公司爭相向他們放貸,甚至不惜提供增加信用風險的優惠條件,如零首付、延遲本金還款等等。
抵押貸款公司多少能掌握借款人的資訊,風險控制能力還比較強。然而,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透過金融創新,將“次貸”從抵押貸款公司手中買下來後,再“分解”、“打包”,到全球金融市場兜售販賣。華爾街創造出資產證券化產品(MBS)、債券抵押憑證的結構化產品(CDO)、信用違約互換產品(CDS)等等“費解的金融品”——連花旗集團都要編寫《次級抵押貸款通俗讀本》,給每位董事作“知識普及”。透過“費解的金融品”,約萬億美元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