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就是建築物上的一層。這些線的形狀,是由於用泥土蓋起每一層已經造好的巢穴而顯露出來的。數一數它們,就可以知道,在黃蜂建築它的時候,來回旅行了一共有多少次。它們通常是十五到二十層之間。每一個巢穴,這位辛辛苦苦的不辭辛勞的建築家在建築它時,大概須用二十次來往返復搬運材料。可見,它們有多少勤勞!

蜂窠的口當然是朝著上面的。如果一個罐子的口是朝下的,那麼,它還能盛下什麼東西呢?當然什麼也盛不下了。道理也便就在這裡。黃蜂的窠穴,也並不是什麼特殊的東西,不過就像一個罐子而已,其中預備盛儲的食物便是:一堆小蜘蛛。

這些巢穴,一一建造好了以後,黃蜂便往裡面塞滿了蜘蛛。等它們自己產下卵以後,便把它們全部封閉好。但是,這時候,它依然儲存著美觀的外表。這種外表一直要保持到黃蜂認為巢穴的數量已經足夠多了的時候為止。於是,黃蜂會把整個巢穴的四周,再堆上一層泥土,以便使它能夠更加堅固一些,從而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一次黃蜂在工作時,也不進行什麼周密的計算了。因此,它做得特別不精巧,更不像從前做巢那樣,鋪加以相當的修飾之物。黃蜂能帶回多少泥土,就往上面堆積多少泥土。只要能夠堆積得上去就可以了,再沒有更多的修補、裝璜的動作了。泥土一旦取了回來,便堆放到原來的巢穴上去。然後,就那麼非常漫不經心地輕輕地敲幾下,使這些泥土可以鋪開。這一層包裹物質,一下子把建築物的美觀統統都掩蓋住了。這最後一道工序完成以後,蜂巢的最後形狀就形成了。此時此刻的蜂巢就好像是一堆泥,一堆人們拋擲到牆壁上的泥。

三、它的食物

現在,我們都已經很清楚這個裝食物的罐子是怎樣形成的了。接下來,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在這個罐子裡邊,究竟都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

幼小的舍腰蜂,是以各種各樣的蜘蛛作為食物的。甚至,在同一窠巢中,其食品的形狀各個都不相同,因為,各種各樣的蜘蛛,都可以充當食品,只是個頭不要過大。否則就裝不到罐子裡去了。在幼蜂的各種食品中,那種後背上有三個交叉著的白點的十字蜘蛛,是最為常見的美味佳餚。這其中的理由,我覺得應該是很簡單的。因為,黃蜂不是那種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捕獵食物的動物。它只不過經常在住所的附近地區遊獵而已。而在它的住宅的近區內,這種有交叉紋的蜘蛛是最容易尋找得到的。

對於幼蜂而言,那種生長著毒爪的蜘蛛,要算是最最危險的野味兒了。假使蜘蛛的身體特別的大,就需要黃蜂擁有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技藝,才能夠征服它。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蜂巢的地方太小,也盛不下這麼大的一個東西。所以,黃蜂只得放棄獵取大個兒的蜘蛛,不去幹這種費時、費力、又不討好的傻事。還是更實際些吧。於是,它只得選擇去獵取那些較小一些的蜘蛛為食。如果,它偶然會碰上一群可以獵食的蜘蛛,那麼它總是很聰明,從來也不貪多,只選擇其中最小的那一個。但是,雖然個兒頭都是較小,但它的俘虜的身材還是差別比較大。因此,大小的不同,就會影響到數目的不同。在這個巢穴裡面,盛有一打蜘蛛,而在另外一個巢穴裡面,只藏著五個或者六個蜘蛛。

黃蜂專選那些個兒小的蜘蛛,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在它還沒有把獵物裝入它的巢穴裡之前,它先得把那個蜘蛛殺死。它所要採取的行動,有以下幾步:它先是突然一下子落到蜘蛛的身上,以快取勝,差不多連翅膀都還沒來得及停下來,就要把這個小蜘蛛帶走。其它的昆蟲所採用的什麼麻醉的方法等等,這個小動物可是一點兒也不知道。這個小小的食物,一旦被儲藏起來,就很容易變壞。幸好這個蜘蛛的個子小,一頓就可以把它全部吃掉。要是換了一隻大一些的蜘蛛,一頓是不可能吃完的,只能分成幾次吃。這樣的話,這個蜘蛛是一定要腐爛的。這樣爛了的食品就會毒害窠巢裡其它的幼蟲,這對整個家族是不利的。

我經常能夠看到,黃蜂的卵並不是放在蜂案的上面。而是在蜂案裡面儲藏著的第一個蜘蛛的身上。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完全沒有什麼例外。黃蜂都是把第一個被捉到的蜘蛛放在最下層,然後把卵放到它的上面的,再把別的蜘蛛放在頂上。用了這種聰明的辦法以後,小幼蟲就能先吃掉那些比較陳舊的死蜘蛛,然後再吃那些比較新鮮的。這樣一來,蜂案裡面儲藏的食物也就沒有什麼時間足以變壞了。這不失為一種很安全的辦法。

蜂的卵總是放在蜘蛛的身上的某一部分的。蜂卵的包含頭的一端,放在靠近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