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週的時間,談好了全球十大音樂唱片公司的網路音樂版權後,李飛就開始MP3晶片設計工作, 在進行MP3晶片設計之前,一定要明白MP3工作原理,以及確定MP3整機電路功能的構成,這樣的話,才能確定MP3晶片的內部電路和功能。 MP3工作原理:首先將MP3歌曲檔案從儲存器中取出,並讀取儲存器上的訊號送到解碼晶片對訊號進行解碼,再透過數模轉換器將解出來的數字訊號轉換成模擬訊號,接著把轉換後的模擬音訊放大,低通濾波後到耳機輸出口…。 … 完整的MP3播放器電路模組是由MCU處理器,儲存器,音訊解碼DA轉換,主機通訊埠,顯示介面和控制鍵…等構成的,其中MCU處理器和音訊解碼DA轉換是整個系統的核心, MCU通常稱為主控,它執行MP3的整個控制程式,也稱為韌體程式,控制MP3各個器件的工作:從儲存裝置讀取資料送到解碼器解碼,與電腦連線時完成與主機的資料交換,接收控制按鍵的操作,顯示系統執行狀態等任務, 音訊解碼DA轉換就是把MP3音樂的數字訊號經過解碼,轉換為模擬訊號20HZ-20KHZ,經過模擬訊號放大器,再低通濾波後,輸出給耳機或者功放…, 人類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在20Hz到20kHz之間,稱為聲波。模擬訊號對聲波的表示是連續的函式特性,基本的原理是不同頻率和振幅的波疊加在一起…。 數字音訊訊號是對模擬訊號的一種量化,典型方法是對時間座標按相等的時間間隔做取樣,對振幅做量化…。 主機通訊埠:是MP3播放機與PC機交換資料的途徑,PC透過該埠操作MP3播放機儲存裝置中的資料,複製、刪除、複製檔案等操作,與電腦連線的是使用USB匯流排,將MP3播放機作為主機的一個移動儲存裝置。不過,需要遵循USB通訊協議、 … 確定了MP3工作原理,和mp3整機電路構成後,就要開始mp3晶片的研發了, 不過,在21世紀,MP3的MCU和音訊解碼DA轉換是分開的,分為兩個晶片,例如菲浦力SAA7750晶片,只是一款音訊解碼晶片,還要外掛一顆MCU控制晶片才能使用, 現在利用重生前在手機內建MP3研發的積累經驗,李飛決定把音訊解碼DA轉換和MCU集合在一塊晶片…, 那麼,這塊MP3晶片內部電路模組包括:MCU,音訊解碼DA轉換,DSP數字訊號處理器,音訊放大器,電源管理,USB,顯示介面,儲存器介面,… 這樣的話,就縮小了晶片在PCB主機板的面積,要知道MP3結構是很小的…。 確定了MP3晶片內部電路模組後,接下來確定MP3晶片的效能和功能: 功耗:一節7號電池連續播放70小時,是SAA7750約3倍 音訊輸出:18mW(16歐姆) 音訊格式支援:AAC,FLAC,APE。注:暫時不支援MP3,WMA音訊格式。 USB傳輸速度:2.0,同時相容1.0,1.1 晶片製程:500nm, 晶片工藝:CMOS 晶片架構:採用RISC-V,執行速度為90MHZ, 晶片封裝:QFP封裝,方型扁平式封裝技術,面積10mm*10mm, … 確定了MP3晶片的內部電路模組和MP3晶片的效能和功能後,那麼,開始前端設計…, 在晶片前端設計之前,要確定晶片結構, 為了避免重生前21世紀ARM晶片架構的壟斷,李飛決定採用RISC-V晶片架構,這樣的話,可以讓RISC-V真正地實現產業化,生態化… 對於RISC-V晶片架構,李飛在重生前有積累過研發設計,只不過,在那時5G智慧時代,在重新重視RISC晶片架構,已經晚了…。 … 現在真是一個好機會,利用自己研發的晶片,構建自己的RISC-V晶片架構生態鏈。 …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現在ARM晶片架構正與諾基亞手機合作,照這樣下去,ARM要不了多久就會擺脫長期虧損的狀態…, … 李飛利用RISC-V晶片架構設計MP3晶片完全沒有問題,但是處於人才培養的考慮,是時候從30位員工提拔三人,培訓出RISC-V晶片架構設計,以及MP3晶片前段設計和後端設計,充當MP3晶片研發助手, 經過三個月的觀察,李飛注意到30位員工,來自東大大學張小明,大深大學孫一誠,華夏科技大學陳迅,在研發工作中非常努力,基本按照李飛研發思維去理解晶片的研發,注重效率,注重習慣,注重創新… … 於是,李飛走出自己的辦公室,向研發區走去,說道:各位,現在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會議室開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