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尚書、一“九卿”之一的太僕寺卿,尚書以下的侍郎、郎中無數。如今關寧軍一事,又殺一首輔、一都察院左都御史、一尚書。
短短兩年,朱由檢殺的最高層文官,竟比史上“剛愎自用”的朱由檢十七年累計殺的高官還多。如果算上李植私自擊殺的巡撫,數量更是驚人。
而且每一次,朱由檢都是直接站在李植一邊,按李植的奏章殺人,挑戰文官的底線。
朱由檢為了安撫李植,已經站到了東林黨的對立面。
文官們會怎麼反擊?
朱由檢正在那裡思考,卻看到一個翊坤宮的太監慌不擇路地跑到了幹清宮門前。
朱由檢心裡頓時一個咯噔,暗道不妙,翊坤宮定是出事了。
果然,那太監跑到朱由檢面前已經是淚流滿面。他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喊道:“聖上,袁貴妃突然病倒了,不省人事!”
朱由檢聽到這話,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許久,朱由檢才睜開眼睛,一聲不吭地大步往翊坤宮走去。王承恩和其他的太監們跟在天子後面,浩浩蕩蕩地走在內宮的道路上。
袁貴妃是翊坤宮的主人,是朱由檢的側妃。她本是朱由檢為信王時候的小妾,因為性格淑莊素來溫良恭儉讓,得到朱由檢的喜愛,也和周皇后相處得很好。這些年袁氏為朱由檢生下了一個女兒,也深得朱由檢喜歡。
想不到此時,袁貴妃竟成為了這場鬥爭的犧牲品。
不知道還能不能救得過來。
朱由檢心中焦急,一路往翊坤宮走去,好不容易走到翊坤宮。宮中聚集了幾位太醫,一個個愁眉苦臉地站在病床前。東廠太監王德化也已經守在那裡。
看見朱由檢進來,眾人匍匐在地行禮。
朱由檢走到床前,看到袁貴妃已經是奄奄一息。她面色發白嘴唇發青,渾身高燒不退,此時已經處於昏迷狀態。
袁貴妃的女兒,年僅五歲的德安公主哭得像個淚人似的,眼巴巴地看著病床上的母親,抓著病床被褥的一角不肯放手。
朱由檢摸了摸德安公主的腦袋,沉默了好久。
許久,他才冷聲朝太醫問道:“還救得活嗎?”
為首的太醫顫聲說道:“聖上,這是熱毒入血阻塞脈絡,致瘀成斑;火熱傷津,則口渴欲飲,犯肺則痰壅盛;犯心則脈疾數;上擾神明,致神昏不醒!”
太醫心裡緊張,一出口就說出一大堆讓人聽不懂的話,引得朱由檢更加不快。
“朕問你,袁貴妃還救得活嗎?”
太醫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慌張失措地說道:“聖上!救。。。救不活了!”
朱由檢聽到這話身子一顫,臉上頓時變得雪白。
“是被人下毒了嗎?”
幾個太醫對視了一陣,匍匐說道:“臣等不敢妄下結論。。。”
朱由檢臉上滿是悲愴,憤怒地喊道:“查!把袁貴妃這幾天碰觸的食物一查到底!”
朱由檢一生不好色,後宮嬪妃屈指可數。對於袁貴妃,朱由檢素有感情。
自己剛和文官對抗,袁貴妃就莫名其妙病倒了。顯然,這絕不是巧合。雖然太醫不敢下結論,朱由檢卻明白這是文官們在嚴厲地警告自己。
明末的紫禁城中,雲波詭譎暗流洶湧,發生過許許多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實情。比較著名的,便有萬四十三年的梃擊案,在萬皇帝準備迎著文官的反對立次子為太子時候,一名歹人衝入東宮用木棍行刺太子。
更有泰昌元年,李可灼嚮明光宗,也就是朱由檢的父親進獻紅丸。光宗服之後數日便死去。
在魏忠賢權勢仍在的時候,朱由檢入宮登基,卻連宮中的食物都不敢吃。甚至要在懷中藏著信王府帶去的麥餅,以此充飢。
朱由檢初入宮時候,更發現宦官手持異香,在自己寢宮的複壁內燃燒。
總之,這深宮中的詭異叵測,不是外人可以想想。
朱由檢在袁貴妃床頭站了半個時辰,見她始終不能甦醒,才帶著王承恩離開。
一出翊坤宮,王承恩看了看四下無人,就勐地跪在了道路上,匍匐說道:“聖上,聖上這樣下去不行啊。他們這是在警告聖上不能殺劉宗周啊!”
“聖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能和文官們如此敵對啊!聖上三思!放了劉宗周吧!”
朱由檢看了看遠處的巍峨宮殿,嘆了一口氣。
想了許久,朱由檢說道:“王承恩,你說若是朕若是像皇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