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5章 小太監,大貪官

卻完全不一樣了。

削弱相權,增加皇權,自然是趙桓一成不變的主軸。

其實這有個簡便的辦法,就是改政事堂為內閣,把幾位宰執變成皇帝的秘書,讓他們沒法統御六部。說白了,就是廢了屬於中書門下的那顆印。

歷來大印在誰的手裡,誰就有最終的決策權力。

皇帝的手邊放著玉璽,這就是最好的明證,可玉璽只有一顆,天下事那麼多,皇帝哪裡管得過來……所以原本的政事堂,可以直接決定知府以下官吏的任免,根本不用經過皇帝,最多也就是報備一下。

所以說這就是宰執權力的來源,小事情自己決定,大事情可以向天子諫言,影響決策,這就是文臣頂點的底氣所在。

如果拿掉了這顆印,不管大事小情,宰執就只能建議,論起實際權柄,未必比得上六部尚書。

當然了,凡事都有例外,宰執們也可以要求非經政事堂,不得為敕,甚至拿到封還大權……這就走向了明朝中後期的閣老政治。

趙桓也想過走這條路,不過最終他選擇了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把六部尚書納入政事堂,並且授予一些重要的尚書同平章事銜。

這樣一來,政事堂的規模就擴大了,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群相制。

而且由於廢掉了各種亂七八糟的院寺,使得六部空前強大,各部尚書,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可以和宰執抗衡,或者準確說,他們就是宰執。

靠著這一手,趙桓成功掌握了朝局,決策落實,悉數在天子手中。

可歷史經驗又告訴我們,有矛就有盾。

以趙鼎為首的宰執也不是傻瓜,恰恰相反,他們就在官場,論起功力,遠在趙桓之上。針對六部尚書侵奪宰執權柄的行為,他們也展開了佈局。

拿禮部來說,當下就有兩位尚書,其一是呂本中,他主要負責興學教化事宜,第二位尚書才是胡寅,他除了負責日常事務,還負責對外。

一部兩位尚書,自然要要爭奪,這時候再來一位總攬全域性的宰執,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付禮部用分權的辦法,可對付吏部,戶部,兵部這種實權部門,就採用政事堂大會的辦法,把部內事務,拿到政事堂討論,從而削弱尚書職權。

反正就靠著分化瓦解,不停摻沙子的手段,將朝局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趙桓收攏大權,是為了革新做事。政事堂攬權,也是為了順利落實改革,只要相得益彰,就沒有什麼問題。

只不過到了這一刻,趙鼎卻是有些頭疼了,說到底還是沒法真正名正言順。

除了禮部的呂本中和胡寅之外,戶部也有陳康伯和王次翁兩人,刑部這邊有林景貞和胡閎休,兵部倒是隻有一個劉子羽,可趙鼎卻讓樞密院和兵部合署辦公,劉子羽的上頭還有個張浚。

這麼個亂七八糟的情形。到底該交給誰,誰能妥善處理?

趙鼎思忖了再三,決定把林景貞請來。

關鍵時刻,這位九牧林家的人,還是能把握得住,比一般人要穩妥多了。

“官家很在意這個案子,又牽連到了宮裡,你看該怎麼辦?”

林景貞聽完之後,思忖了良久,徐徐長嘆道:“趙相公,此案要想查清楚,就必須大刀闊斧,勇往直前,不管是宮裡,還是政事堂,誰也不能掣肘才行!”

林景貞昂然盯著趙鼎,一句話,我能辦,你能讓嗎?

趙鼎也是苦笑,“我也當了好幾年的太平宰相了,朝中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有不少,你只管放手去查,不管多大的事情,老夫都會鼎力支援!”

林景貞沉默少許,終於用力點頭,下定了決心。

“有首相的這句話,下官就放心了!”

林景貞從趙鼎這邊出來,深深吸了口氣。作為一個千年大族的頂級人才,林景貞對朝局自有一番見解。

趙桓登基已經過了十五年,滅了金國也有五年多了。

天下太平,百官無事,自然會出現種種亂象。

雖然還不至於影響大局,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各種足以敗壞朝局的苗頭如果不給掐死了,後果不堪設想。

林景貞心中有所定計,可表面上卻是一切如常,並沒有太多的動作。

那位小楊公公打了通判,竟然也沒有什麼動靜。

看起來有那玩意兒的,也不比沒有的強!

讀聖賢書的,就是一群沒膽子的廢物。

只要夠狠,夠強,就能鎮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