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居的生平要事略作介紹。

李萬居,1901年生於臺灣省雲林縣。年輕時,李萬居曾西渡大陸,求學上海,與章炳麟等人有過師生之誼;二十五歲赴法國留學,七年間先入巴黎大學文學院,後攻讀社會學,兼讀政治課程;回國後,舉家遷居南京,任職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館;抗戰期間在香港、廣州一帶活動,從事對日情報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李萬居參加首批赴臺接受工作,負責接管新聞業,隨後籌辦並出任臺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李萬居曾榮膺甲等勝利勳章,並高票當選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議員、副議長,並五次連任。臺灣“ 二·二八事件”爆發,他又是事件處理委員會常務委員……問政、辦報、組黨,構成了李萬居平生三件大事。1966年,在窮困潦倒、貧病交加中,李萬居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草莽書生”李萬居一生遭際,記載著近現代史上臺灣知識分子為掙脫黑暗,飽染憂患,命途多舛的坎坷歷程;他後期的政治生涯,尤其折射出七十年代以來國民黨黨外政治勢力運作、影響的印記。李萬居以問政、辦報、組黨構成的行為表現及思想實踐,恰恰是戰後臺灣在野政治反對勢力演變歷史的濃縮。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安排。1985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錦麟在廈門結識了早已移居香港、李萬居的次子李南雄,初次相會,倆人竟是一見如故,交談十分投緣,便開始了幾年的通訊與交談,還結交為“ 學術上的摯友”(李南雄語)。作為已故者的直系親人,照理,這位日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主任、教授的李南雄,對先父的一生,比起外人楊錦麟有更多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和發言權,況且,臺灣戰後政治發展正是他的研究範疇。

對於李南雄最終沒有自己動手,箇中的緣由,旁人不好妄加猜測。總之,對於李萬居“ 一生所反映的歷史演變與政治現象淋漓盡致的發揮”,包括“ 作為一位嚴肅的研究者,需要到全國各地的圖書館及有關單位查證”等等,“ 這正是楊先生的承擔”。隨後的幾年中,楊錦麟努力地訪問李萬居的諸多舊屬、親友、同事,廣泛蒐集不易獲得的文字資料,研磨考證,透過李萬居生平問政、辦報、組黨三件大事,對其主要經歷、思想、關鍵性行為,以及他“ 二重性格組合”、歷史作用等一一考證釐清,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李南雄也十分愉快地“ 設法提供手邊的資料”,權充被訪問的物件,“ 書稿完成之後,我也權充試讀員”。

四、二十多萬字的《李萬居評傳》,“ 作者情況熟悉,達到相當準確的程度”

楊錦麟萌發為李萬居撰寫評傳的年頭始於1984年,選題本身帶有相當的挑戰性。

二十多年前,海峽兩岸的政治形勢遠不是當下。雖然,八十年代末期的臺灣政治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比較政治學領域饒有趣味和深意的話題,這些演變轉化的歷史背景和深層結構上的原因,頗值得研究;但這同樣又是一個敏感、艱澀的話題。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廈大十年(4)

困難首先來自資料的極度匱乏。對戰後臺灣歷史,尤其是對當代臺灣政治發展的認知,當時的大陸學界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是在條件相對優厚、專事臺灣問題研究的廈大這所機構,對戰後臺灣歷史尤其是對當代臺灣政治發展的認知,幾乎一片空白。

起步是艱辛的。雖然楊錦麟已經是竭盡所能地廣泛、大量地蒐集可能獲得的報章、刊物和其他資料,但這些資料對於一個深入研究者而言,顯然只能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那時的楊錦麟自然也無法像今天一樣,自由地行走於兩岸三地,他只能是在海峽這一邊的大陸,憑窗眺望,苦思冥想,而無法實地考察李萬居活動過的臺灣外部環境,以增獲更多感性體驗。因此,從選題醞釀,收集、整理資料到撰寫大綱、完成書稿,楊錦麟前後花費了近七年的時間。

楊錦麟這部早年著述,雖以評說結構,學術價值卻遠遠高於此。

蜚聲海內外的臺灣問題研究專家、“ 臺灣學”始創者陳孔立教授,一向非常得意楊錦麟,對自己的這個學生偏愛有加。大病初癒,陳孔立親自為《李萬居評傳》作序,評價這是“ 一項為臺灣反對運動尋根探源的工作”。“ 作者把李萬居放在當時的臺灣,臺灣與整個中國,乃至國際環境中進行考察,見解獨到”,他還稱讚該書“ 學術價值不囿於一部歷史人物評傳的範圍內”。

初出茅廬的第一部專著就受到如此評價,並很快引起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