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的京都漢城及平壤、開城等重要城市,國王逃到鴨綠江邊躲藏了起來,整個朝鮮如覆巢之卵,岌岌可危。豐臣秀吉見初戰告捷,頗為得意,他狂妄地對部下說:

“你們等著瞧吧,好戲還在後頭呢,要不了多久,朝鮮、中國的臣民就會俯伏到我的腳下,聽候我的驅遣!”

可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海上他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因為他們碰到了朝鮮的愛國名將李舜臣率領的海軍。李舜臣出生於1545年,他原來只是一個小縣城的獄吏。因為他剛毅勇敢、足智多謀,被首相破格提升為全羅道左水使,扼守朝鮮海峽,他早就看出了日本想吞併朝鮮的狼子野心,他非常重視訓練水師,並特別改進了傳統的龜船。

龜船是朝鮮人很早就發明的一稱戰船,船身裝有硬木製成的形似龜殼的防護板,故叫龜船。李舜臣改進了龜船的結構和裝置,把船身造得更大。每艘船身長十餘丈,寬一丈多,甲板之上有厚木製成的頂蓋,並且裹上鐵板,可以掩護船上水軍避免敵人火器投射,頂蓋上和甲板旁,裝著許多尖銳的大釘和鐵鉤,使敵人不敢攀登,船頭上安裝著一個大龍頭,上穿兩個大炮眼,頭尾都裝有金屬尖杆,必要時可用來衝擊敵船。船身前後左右有74個槍眼,射手可以伏在內部施放火器。船身兩則又各設10只大槳,全部划動,急馳如飛。加上船身很大,可以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