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部分

河之間、巢湖之濱,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透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一說因古時廬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淝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合肥城址屢有變遷。《太平寰宇記》記載:漢代合肥縣城“在今縣(城)北”,位於今四里河附近,面積很小。東漢末年,戰亂不息,舊城廢棄。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單騎赴任,重建合肥市。三國時期,合肥是軍事重鎮,被曹操看中,東吳為爭奪合肥發動十餘次戰役,誕生了著名的逍遙津大戰。魏青龍元年(233年),魏將滿寵在舊城西雞鳴山麓另築“合肥新城”,以與舊城相犄角。西晉統一後,廢三國時所築新城,遷回舊址。合肥舊城,地勢低窪,南北朝時梁將韋睿因此堰水攻破合肥。

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就在這附近爆發,黎元洪並沒有想到這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戰爭,他只是關心南淝河現在能否讓湖北水軍的戰船自由透過。作為先導的小船已經開始測量水深,整個船隊的速度也降了下來。沒有人注意到,每過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