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沒想到我還能見到變聲期小衛青的時候呢!”
這一句話,衛青聽得滿頭霧水——
他眼看著都快十六歲了,因姐姐入宮故幸得陛下恩賜、入建章宮也有三年了。
雖以往生活艱難些,使他變聲都比別人晚一點、慢一些,可這也都小一年啦,陛下之前還感嘆什麼“小衛青這眼看著也長大了”的,怎麼忽然又想起來笑一場?
倒是韓嫣心中明白(自以為的),待靜靜看著畢夏震對衛青一陣噓寒問暖之後,兩人緩緩在林間漫步時,才問:
“果然,你不是這個時間點的‘陛下’呢!怪道敢自稱‘真陛下’,是從已經獨掌皇權、無有掣肘的‘以後’回來的吧?”
這麼說來,韓嫣便也格外理解這位對王太后的不客氣。
獨掌權柄慣了的人,再是孝順,又哪兒容得下王太后那般企圖觸犯他權威的言行呢?
而衛青……
“衛青日後果然極不凡?他是你的條侯?”
這就難怪自個兒勸他小心漢室諸王又伺機作亂的時候,這位忽然想起衛青了。
原來不是,起碼不只是,衛青填充了“韓嫣”空缺的緣故呢!
韓嫣這麼想著,雖明知道不必要、也不應該,還是忍不住為另一個韓嫣歡喜一回。
倒是畢夏震,這位完全不能理解韓嫣這種“若我先君而去,願君依舊平安喜樂、美眷知己環繞左右”,但又忍不住為自己在摯愛心中的地位終究被人取代而泛酸的心情。
更不能理解韓嫣對“另一個韓嫣”的微妙代入感。
他莫名的有些心不在焉,總覺得方才似乎忽略了什麼。
是以只在韓嫣第一句話時,因誤會“臥槽,阿嫣居然知道我是兩千多年後來的”而驚了一下,回頭發現只是虛驚,便連再為“阿嫣居然還以為我是劉野豬”鬱悶都懶得了。
這樣的心不在焉,引發的結果也是很巧妙的。
至少,畢夏震錯過了和韓嫣解釋他不是未來的劉徹,沒本事對未來走勢先知先覺的最好時機。
——雖然是後世人,可歷史學渣,系統又不給力,畢夏震別說對漢武帝未來經歷事無鉅細先知先覺,他連最基本的大事件都記不清啊!
——自詡衛青粉,卻連衛青第一次戰役在何時何地都霧煞煞!
但有時候誤會的結果也可以很有趣。
誤打誤撞,瞎貓碰上死老鼠什麼的……
例如此時,韓嫣旁敲側擊著未來漢室諸王會如何作亂,衛青又是如何在諸王動亂中建功立業等細節時,畢夏震一邊思索著到底忽略了什麼,一邊隨口應答——
真的真的只是很隨便應了應啊!腦子裡頭想到什麼就應什麼,正確性完全沒有保證的那種!
可誰讓韓嫣對“畢夏震是另一個劉徹”這一點太深信不疑了呢?
他相信無論哪一個劉徹都必然是英明神武、天縱之姿的人物,原不算什麼大錯,可畢夏震不是劉徹。
用一個錯到極點的誤會做基礎來推斷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