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為太過者也。昔賈誼勸漢文帝盡分諸國之地,空置之以待諸王子孫。向使文帝聽從誼言則必無七國之禍。願及諸王未之國之先,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諸王之子孫,此制一定,然後諸王有賢且才者入為輔相。其餘世為藩屏,與國同休。割一時之恩,制萬世之利,消天變而安社稷,莫先於此。

葉伯巨同樣在總結歷史的經驗,但他得出的結論卻與朱元璋完全相反。他以漢晉兩代的事例詳盡地解剖這一問題。漢朝初年,高祖劉邦鑑於秦室孤立無援,仍行分封制,後來又規定〃非劉不王〃 ,以確保劉氏江山。但天下諸藩日臻強大,專恣自為,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賈誼向漢文帝建議眾建諸侯,以削弱諸侯的勢力,沒被採納 。景帝時吳楚七國更加驕橫,勢在必反,晁錯再建削藩之議,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於是相繼削趙王、膠西王、楚王之地,吳王乃與六王相約而反。待七國次第平定,朝廷將地方用人之權,收歸中央。其後諸王的權力雖然削減,但其封地仍然很大。武帝又用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命令親王在自己封地內分封眾子弟為侯,從而將諸王的領地塊塊分割,避削地之名而行弱藩之政,使分封制有名無實 。從此地方權力全歸朝廷控制,漢室得到安寧。一百五十年以後,東晉武帝再次重蹈漢初覆轍,企圖眾建親王以羽翼王室。他分封子弟二十餘人為王,並給以兵權,大國小國兵力從五千人到一千五百人不等。武帝死後,汝南王、楚王、趙王、齊王、長沙王、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八王相繼為亂,自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綿亙十六年之久。國勢陵夷,地方大亂,遂至匈奴劉氏舉兵南下攻破洛陽,懷帝被俘 。

葉伯巨擔心明朝再走歷史的老路,因尾大不掉而致亂,他建議在諸王還沒就國時便〃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以強幹弱技,並且限制諸王的地盤,也用來封建諸王的子孫,以分散諸王的力量。其策略與賈誼、主父偃如出一轍,其拳拳忠心可嘉,其切切之議可行,也算得個〃忠且仁者〃吧?然而天心難測,朱元璋早忘了自己說過的〃惟冀臣民,許言朕過〃的話,竟固執己見,想要在並不通行的老路上再做一番嘗試。他讀到葉伯巨的奏疏,異常憤怒,大呼:〃小子間吾骨肉,速逮來,吾手射之!〃他愛諸皇子太深了,因而便過分相信他們之間的骨肉之情,他忌異姓功臣也太深了,因而便認為除依靠骨肉之情外別無它途。大明江山,皇圖永固,骨肉豈容離間!葉伯巨的一番話攪得他心緒不寧,他一定要親手射殺葉伯巨,才能解心頭之恨。彷彿葉伯巨一死,朱姓江山便會從此太平無事。葉伯巨被捉拿到了京師,但中書省的官員們都不忍他馬上遭到亟刑,也許他們和葉伯巨對形勢有著同樣的見解,也許只不過是出於有限的同情心罷了。中書省等朱元璋怒氣稍稍下去,向他奏請對葉伯巨的處置。結果葉伯巨被送入刑部的大獄,一直關死 。總算比梟首凌遲好得多了。

第8節:驍勇的燕王(7)

四、鳳陽行

皇帝不能總是把親王放在腳下,就好比大鳥之於雛鳥,一旦雛鳥羽翼長成便鼓勵他們試飛,以便有朝一日能夠騰空凌雲。朱元璋對此更為急切。朱元璋自己從臨濠的貧苦農民、遊方僧成了一代帝王,他曾希望諸王也體驗一下自己的經歷,因而常常讓他們回鄉。洪武九年二月,朱元璋命令他們去鳳陽看看祖宗的肇基之地,讓他們再次領略江山得來的不易。這行人由皇太子帶領,在出發前一同去祭奠了開國功臣 。對於父皇創業的事蹟,朱棣早已瞭如指掌了。但這次祭奠仍然使他振奮。他好像跟著父皇,伴著各位老將功臣走向烽火連天的戰場。這祭奠和即將開始的中都之行一樣,是在掀動下一場戲劇的帷幕。帷幕一開,他們就要正式登上舞臺了。朱棣感到渾身孕育著一股即將爆發的力量。

去年十月,朱元璋曾讓皇太子、秦王、晉王、楚王和靖江王一起出遊中都。說是為了練習武事,但不知為什麼卻沒有讓燕王、周王參加,那次跟隨太子和諸王到中都的有東宮官 和各王府官,太子贊善大夫宋濂,秦府長史林溫,晉府長史朱右,楚府長史朱廉,靖江王長史趙壎等。他們離開南京後,朱元璋還將臨時找到的一卷《濠梁古蹟》派人追送給他們。朱元璋在書外面特意題了字,讓宋濂按圖詢訪,隨時為太子和諸王講解 。

二月十六,燕王等跟隨太子離開南京,仲春時節的南京城外風和日麗,柳綠桃紅。明麗的天空下不時掠過幾只春燕。農民們絕不敢耽誤農